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行业分析 > 金风科技提前转型背后的因素分析

金风科技提前转型背后的因素分析

2009-06-13 来源:互联网 浏览数:21610

  2008年6月20日,甘肃酒泉380万千瓦风电特许权项目开标。这场被业内称作“世纪大单”的招标吸引了众多风电厂商参与。而结果出人意料,金风科技仅摘得21%的份额;对手华锐风电成为最大赢家,拿到47%的份额;东汽则以31%的份额位居第二。
  对此次竞标落后,金风科技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这是因为金风科技地理位置偏僻,风电机组体积较大、运费昂贵,加之缺乏制造业基础与人脉,正是在这两个方面不及竞争对手,金风科技才在酒泉招标中落后。
  事实上,金风科技在愈发激烈的产业竞争中,其自身致命的短处并不是地缘,而是自身先天不足的制造业基础薄弱软肋。“与一些新进入风电行业的对手相比,缺乏制造业优势是目前制约我们最大的障碍。”金风科技证券部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的零部件基本靠外购,因此,一旦新产品出来,我们的扩产速度肯定比不上对手。
  金风科技2007年年报、2008年中报和年报显示,公司的风电机组毛利率从29.46%下滑至25%再下滑至23.76%。这是金风科技大量零部件不能自产承受的成本压力造成,而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背景下,这种压力更为明显。
  不可否认,借助于行业的快速发展,金风科技的销售收入已经实现了连续九年翻番。然而,随着基数的不断增大,加之2009年国内风电装机总量增速下降,金风科技的增长速度必然会随之减缓。期望续写前几年的高成长“故事”,似乎已经不太现实。
  不过,面对今后不容乐观的状况,金风科技也似乎早已有了应对之策,其在2008年年报中表示,公司正在产业链中寻找和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不断增强整机制造的竞争力,同时积极拓展风电技术服务、风电项目开发销售和技术转让等多种盈利模式,已取得成效。
  金风科技财务总监余丹柯日前也对外透露:“尽管设备制造仍是金风科技十年来的主业,公司的订单交付日期甚至排到了2011年,不过,现在的金风科技已经是一个多元化的产业集团,贯穿了研发、服务、整机制造到风电厂的四个盈利点。”
  可以看出,在这四个盈利点中,金风科技非常看重风电厂项目销售。公司2008年年报显示,已有10%的利润来自于风电厂的销售和转让。“这是我们正在研究、开发的一个重要盈利点。”金风科技财务总监余丹柯说。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特此声明
阅读下文 >> 风电在内的四大新能源危中谋变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2608&page=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