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与选择
“互动电网将是下一代全球电网的基本模式,中国应该借此拉动电网体系的革命,推动电力产业从中低端电力供应商的传统模式提升为综合能源、通讯和信息服务商的高端创新模式,电力系统的通讯和信息等服务的营业收入和盈利水平将完全可能等同或超过传统的售电业务。”武建东提出,我国电网发展目标应从电网输送方式的变革调整为电网的效率革命,即互动电网变革。
“经济危机中受冲击相对较轻的中国更需要占领智能互动电网这个能源革命的制高点。”武建东表示,3到5年内,我国应该全面推进互动电网发展,否则,一旦美欧经济复苏并实现了经济与电力结构的升级转型,我国不但将失去一次领跑世界经济的机会,也将再一次沦为国际分工的劳动力角色。
据武建东初步估算,为推行国家互动电网的战略改造,我国需要更新百万个以上变电站,将3000万至5000万块电表更改为智能电表。根据政策开放程度,电网还可以开放宽带、电视盒通讯等业务,而这将是一个比3G业务更宏大的产业空间,更能拉动内需。
一方面是国际芯片业巨头的全力推动和一些专家学者对中国积极发展智能电网的振臂高呼,另一方面,我国两大电网公司也加紧了推进智能电网发展建设的步伐。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7年10月,国家电网公司华东电网就正式启动了智能电网可行性研究项目,规划了发展智能电网“三步走”战略;今年2月28日,华北电网智能化电网建设成果———华北电网稳态、动态、暂态三位一体安全防御及全过程发电控制系统通过专家组验收。
5月22日,国家电网公司正式公布了其“2020年全面建成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发展目标,并将这一目标细化为三个发展阶段,即:2009年至2010年的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开展各环节试点工作;2011年至2015年的全面建设阶段,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2016年至2020年的引领提升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届时,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清洁能源装机比例有望达到35%,分布式电源实现“即插即用”,智能电表普及应用。
“南方电网已经在智能电网方面做了一些创新。”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通信中心副总工程师赵曼勇这样告诉记者。她介绍说:“去年的冰雪灾害造成的大面积电力瘫痪,使得我们开始考虑将电力架空线与通讯用的电缆之间实现资源互相备用,而这实际上已经是互动电网所包含的‘一网多用,互联互通’。”
据赵曼勇介绍,在电网的自动化方面,南方电网对广域的信息管理已经采取了分布式建模管理。“各省的变电站维护都是独立的,但通过一个拼接的平台上,你可以看到任何一个变电站,从理论上,通过这个平台就可以把模型建得无限大,而相应的变电站信息都在掌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