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行业分析 > 技术的“华山论剑”:谁来为储能发展铺路?

技术的“华山论剑”:谁来为储能发展铺路?

2014-11-11 来源:东方储能网 浏览数:4172

  曾经大力推荐抽水蓄能的胡学浩在近日遇见记者时也称:“我现在极其推崇德国人的方式。”
  胡学浩指的是德国大力推进的P2G(电产气)项目。
  德国打算2022年之前全面废除核电,计划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提高到50%。但目前,德国也面临着南北地区的高压输电线容量不足,无法输送北部地区丰富的风电的情况。
  为此,德国几大能源公司提出了利用风力发电的剩余电力电解水生成氢,然后提供给现有的燃气管道网络,增加热值,还可削减有害物质的排放。此外,把利用风力发电剩余电力生成的氢用于制甲烷、热电联产的项目也已经启动。
  据胡学浩介绍,虽然目前效率较低,但德国已有20多家制氢厂从事该项目。
  “丹麦新能源占比超过30%但几乎没有储能,就是靠电网调节和邻国调节来解决储能的问题。但中国不行,2050年我国电力装机容量将达到30亿~40亿千瓦,谁都救不了。我完全赞同德国的办法。”胡学浩说。

  避免泡沫
  即便有这些技术为储能“铺路”,储能产业自身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
   实际上,电动车虽然还未带动储能行业爆发,但此前已经推动了锂电池行业大上产能。结果并未迎来爆发,却和太阳能电池一样,经历泡沫之后,留下一片狼藉。
  “中国人习惯同质思维,同起同退,但投资储能必须有不同的视角,否则只能跟着泡沫加入惨烈的市场竞争中。”北极光创投董事总经理杨磊指出,储能技术差异化很大,单一技术吃不掉整个蛋糕,企业应该明确细分市场,避免跟风。
  游敏则指出,我国储能行业还存在核心技术仍是主要瓶颈、产业发展机制尚不清晰、缺乏标准体系等问题,尤其是政策重复性、雷同性过多,偏重于一些纲要性的东西,完整的发展策略和方案的谋划不足,缺乏细化的和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纲要。
  而在财政政策方面,游敏认为,财政补贴有关政策、办法目前还比较少,仅有的金太阳示范工程对项目的补贴也比较笼统;示范项目缺乏持续跟踪和及时反馈,还没有明确的电价和成本核算体系和成本回收等行动方案;鼓励和吸引投融资方面的政策也显不足。
  游敏建议,制定持续的、清晰的储能发展战略,明确储能技术经济发展路线图;吸取前期风电和太阳能的教训,整合科研力量,突破核心技术瓶颈;鼓励国内储能设备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制定相应的财政扶持政策,探索建立与电力市场化运营相配套的储能价格机制。
  “储能产业的特点是资金重、时期长、盈利难。如果做不好的话会再造一个光伏产业。”杨磊提醒道。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专家建议从六大领域推进国际海洋合作
阅读下文 >> 特高压"疆电外送"突破百亿千瓦时 占年内总量75.37%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23762&page=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