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润滑管路、液压管路、冷却循环管路的检查固定及渗漏情况检查;
14)塔架焊缝、法兰间隙检查及附属设施功能检查;
15)风力发电机组防腐情况检查。
二、年度例行维护周期
正常情况下,除非设备制造商的特殊要求,风力发电机组的年度例行维护周期是固定的,即:
新投运机组:500h(一个月试运行期后)例行维护;
已投运机组:2500h(半年)例行维护;
三、维护计划的编制
风力发电机组年度例行维护计划的编制应以机组制造商提供的年度例行维护内容为主要依据,结合风力发电机组的实际运行状况,在每个维护周期到来之前进行整理编制。计划内容主要包括工作开始时间、工作进度计划、工作内容、主要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人员安排以及针对设备运行状况应注意的特殊检查项目等。
在计划编制时还应结合风电场所处地理环境和风力发电机组维护工作的特点,在保证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适当调整维护工作的时间,以尽量避开风速较高或气象条件恶劣的时段。这样不但能减少由维护工作导致计划停机的电量损失,降低维护成本,而且有助于改善维护人员的工作环境,进一步增加工作的安全系数,提高工作效率。
四、年度例行维护的组织与管理
例行维护组织形式:
风力发电机组的年度例行维护在风电场的年度工作任务中所占的比例较重,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组织和管理,对风电场的经济运行至关重要。
依据风电场装机容量和人员构成的不同,出现较多的主要有以下两种组织形式,即集中平行式作业和分散流水式作业:
1. 集中平行式作业是指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维护作业班组集中人力、物力,分组多工作面平行展开工作。装机数量较少的中小容量风电场多采用这种方式。
特点:工期相对较短,便于生产动员和组织管理。但是,人员投入相对较多,维护工具的需求量较大。
2.分散流水式作业是指将整个维护工作根据工作性质分为若干阶段,科学合理地分配工作任务,实现专业分工协作,使各项工作之间最大限度地合理搭接,以更好的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适于装机数量较多的大中型风电场。
特点:人员投入及维护工具的使用较为合理,劳动生产率较高,成本较低。但是,工期相对较长,对组织管理和人员素质的要求较高。
年度例行维护工作开始前,维护工作负责人应根据风电场的设备及人员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工作组织形式,提早制定出周密合理的年度例行维护计划,落实维护工作所需的备品备件和消耗物资,保证维护工作所需的安全装备及有精度要求的工量卡具已按规定程序通过相应等级的鉴定,并已确实到位。
为了使每个维护班组了解维护工作的计划及进度安排,在年度例行维护工作正式开始前应召开由维护人员和风电场各部门负责人共同参加的例行维护工作准备会,通过会议应协调好各部门间的工作,“以预防为主”督促检查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确定各班组的负责人,“以人为核心”做到责任到人,分工负责,确保维护计划的各项工作内容得以认真执行,并按规定填写相应的质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