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行业分析 > 风电成中国能源改革成败关键

风电成中国能源改革成败关键

2013-10-22 来源:国际商报 浏览数:927

  随着风电的发展,我国现有电力系统的运行规则和管理体制开始与之不适应,各类电源的规划缺乏有效衔接,风电并网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也有待提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目前弃风限电现象比较严重,制约了我国风电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风力发电已成为未来中国能源转型成败与否的关键。”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的主任王仲颖在近日举办的201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如是表示。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排名世界第一,2012年新增风电装机1296万千瓦,累计装机7532万千瓦,并网6230万千瓦,年发电量1004亿千瓦时,风电已成为我国的第三大电源。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王骏在会上表示,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风电技术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成本不断下降,发展风电已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战略性措施。
  但是,随着风电的发展,我国现有电力系统的运行规则和管理体制与之不适应,各类电源的规划缺乏有效衔接,风电并网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全社会就风电替代煤电的理念没有达成共识。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目前弃风限电现象比较严重,制约了风电业的可持续发展。
  制度体系制约风电发展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在会上坦言,随着风电规模的扩大,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也浮出水面。一是成本问题,风电投资成本已经降到较低水平,但仍然需要大量补贴,且随着规模的扩大,其对资金的需求也越多;二是受风能资源波动的影响,在现有的技术水平、管理体制和政策环境下,大规模风电遇到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制约,风电能效没能很好地发挥;三是风电的产业管理体系仍不够完善,包括风电厂的布局、风电技术、设备制造,都存在不少问题。
  同时,史立山还表示,投资者和设备制造企业之间,地方政府和企业间存在诸多矛盾。如有的地方政府过去非常支持风电,现在却以环保等为由来限制风电的发展。
  史立山认为,风电在中国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非常规范的管理体系。因此要做好顶层设计,以加强制度建设,明确责任目标,从而形成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为此,今后要加强产业的监测和评价体系、加强产业的标准和规范体系的建设、加强检测和监督体系的建设、加强行业自律防止执行竞争。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风电产业回暖 能源局承诺3年内解弃风难题
阅读下文 >> 澳大利亚风电投资的机遇与风险分析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17966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