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风电场出力方,黄海燕告诉记者:“我们在风电场可研、规划到建成投运,始终注重与电网企业密切沟通,注重配合电网的建设工期,使得扎兰山风电场一期工程没有出现并网问题。”
大唐(通辽)霍林河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丛发认为:“要保证风电场顺利并网,必须要有中国电科院对风电机组进行‘低电压穿越’检测,风电场要安装SVG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配置功率远程控制系统,同时风电场还要有较准确的风电预测系统,尤其是电网企业要配合做风力预测等方面的技术支持。”
据了解,前几年开发风电时,风电机组生产商、风电开发商、电网企业等各方没有沟通,各干各的,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统一的技术要求。同时,风电企业没有充分考虑电网运行规律,不太清楚电力系统要实时平衡,当时也没有风电场风力预测、低电压穿越……
张正陵指出:“面对风电与电网规划前期工作不同步、建设工期不匹配等困难,国家电网积极跟踪风电项目进展,主动与风电业主协调配合,超前开展前期工作,千方百计加快风电送出工程建设,尽最大努力满足了风电接入电网的需要。截至目前,风电、电网各方对风电的相关标准、技术等已形成共识。”
大容量储能技术仍待突破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风电集中的“三北”地区电源结构单一,以火电为主,且供热机组比重大,燃油燃气及抽水蓄能等灵活调节电源不足2%,调峰能力有限,冬季调峰尤为困难。因此,辽宁、蒙东等电力公司的多位人士都向记者表示,随着风电装机比例越来越大,且风电装机往往处于电网末端,能在当地消纳最好,但要与经济环境相匹配,而“三北”地区的经济结构往往难以消纳这些风电。对此,国家电网副总经理舒印彪指出:“大规模储能研究是应对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技术之一,当地消纳最大的问题就是储能,大规模的风电就需要大规模的储能。”
为进一步了解储能技术在风电消纳中所发挥的作用,8月14日,记者来到位于河北省张北县的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进行了采访调查。据介绍,国家电网在河北省张北县建设的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一期工程已于2011年11月投产。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期工程由10万千瓦风电、4万千瓦光伏发电和2万千瓦储能组成。其中,储能电站采用磷酸铁锂电池14兆瓦、钠硫电池4兆瓦和液流电池2兆瓦,总容量95兆瓦时,多类型储能系统协调应用规模居世界首位。
国网新源张家口风光储输示范电站有限公司储能专责牛虎向记者介绍:“风电、光伏发电与储能进行智能互补,送至220千伏变电站,使平稳的电能送到千家万户。其中,储能的作用并不单纯是把风电、光伏发出的电储存起来以后再送出,而是通过实时充放电对风电、光伏所发出的电进行平抑,使风电、光伏变得可控、可调、可调度,甚至接近常规的火电。”
国网新源张家口风光储输示范电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明也强调:“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的技术路线就是让风电、光伏发电在接入电力系统时变的稳定可靠,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会越来越低,是解决风电消纳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