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行业分析 > 风能资源预报体系亟待建立

风能资源预报体系亟待建立

2012-02-29 来源:中国能源报 浏览数:1237


  中国能源报:气象部门的数据目前使用情况如何,是否有助于风电发展?
  杨振斌:在我国风电发展从起步到目前飞速发展的各个阶段,气象部门的数据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03年,国家启动了大型风电场建设前期工作,气象部门利用全国2400气象站历史资料,完成了第三次全国风能资源普查,得到我国陆地风能资源丰富区域的宏观分布;在此基础上,自2006年起,国家财政部和发改委支持我们开展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价,建立了包含70米、100米和120米共400座测风塔的全国风能资源观测网,开发了具有风能资源数值模拟评估系统,该系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去年年底,完成了全国陆地风能资源精细化评估,获得全国陆地1公里水平分辨率的风能资源立体图谱,全国陆地70米高度风能资源技术可利用量为26亿千瓦,近海(水深5-25米范围)70米高度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2亿千瓦,基本完成了全国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价工作。
  这些普查、详查成果已经充分服务于各级政府,应用于风电发展规划制定,同时也服务于风电开发企业,在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建设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众所周知,风电场的建设,需要经过资源评估、选址、测风、可行性研究和项目建设等环节,基本建设周期是两年半左右时间。这其中耗时最长测风期,至少需要1年的时间。目前,我们建设的400个测风塔,已经积累了两年的测风数据,所以,对于风电开发企业来说,利用我们的数据建设风电场就可以节省至少一年的测风时间。
  新生事物尚有难题待解
  中国能源报:在您看来,目前我国风能预报有哪些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
  杨振斌:风电预报是一个新生的事物,有一些问题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得到解决。
  首先,风电预报在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中起何种作用?如何发挥作用?需要深入研究。国家能源局鼓励和支持做风电预报,目的是通过预测,提高电网对风电的接纳能力,促进风电和电网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对于风电预报的作用和意义的理解还存在着一些误解,风电预报得准,就并网;预报得不准,就不允许并网。根据可再生能源法,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电力是需要优先开发、优先并网的,预测的目的不是限制,而是更好地接受。因此,不能把风电功率预测理解成为限制风电发展的门槛。
  其次,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风电预报技术体系。在全国范围内,风电预报技术体系应该如何建立,如何布局?气象部门做什么?电网做什么?发电企业做什么?所有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
  中国能源报:您认为气象部门、风电企业和电网分别在风电预测中扮演何种角色?
  杨振斌:事实上,风电预测应该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电网端的预测,电网通过预测进行电力调度和制定发电计划;一是风电场端的预测,通过预测,提高风电场管理运营水平,进而提高经济效益。风电场每天定时对未来24小时逐15分钟(96个时间节点)的预报,每15分钟滚动预报未来4小时逐15分钟的预报;这些对于电网企业来说是不够的,电网企业需要制定风电的发电计划,并进行实时调度,相应对预报的要求会更高一些。所以,风电场和电网企业的预报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互为补充,不可相互替代的。
  目前,预报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清,如何做、达到何种效果、如何进行考核还需要研究。但无论怎样,其中都离开不了天气预报,气象部门可以通过不断将先进的气象探测、数值预报、集合预报等技术应用于风能预报业务服务,不断提高预报精度和准确率,从而提高风电预报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为国家风电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中国能源报:近一年来,市场上出现了100多家风电预报机构,他们在风电预报中扮演何种角色?
  杨振斌:由于我们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风电预报技术体系,还没有建立相关的如准入机制等,这就造成目前的局面:从去年以来,风电预报的服务机构纷纷出现,声称能够帮助发电企业达到考核目标,这些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增加了行业辨识的难度,目前看不利于行业的发展。国家主管部门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国家能源局多次组织中国气象局、各大发电公司、电网公司来探讨如何风电预测建立技术体系和布局,如何更好地推动风电预测水平的提高和行业的发展。
  中国能源报:有人说目前由于对电网没有约束,让风电场增加预报功能只是徒劳地增加成本,并没有真正起到促进风电并网的作用。你如何看待这个说法?
  杨振斌: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风电规划、风电场建设和电网规划、建设还没有达到协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风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目前国家风电事业发展存在的现实情况。但可喜的是,近两年来,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通过风电和电网发展的不断磨合,某些问题已经在逐步得到解决。当然还存在技术、体制和利益分配上的问题。
  “风电场功率预测预报管理暂行办法”要求风电场7月1日起开始预报业务试运行。但首先必要明确风电功率预测如何充分发挥作用问题,相关管理办法还需要进一步细化、明确。否则,大家担心的风电预测不但发挥不了作用,而且增加了风电企业的运营成本的现象就有可能发生,那就违背了国家组织开展风电预报初衷和目的。总之,建立完善的风电预报技术体系,关键还是要明确责任和义务。
  另外,目前我们风电的预报,重点还是在电量的预报上,即发电企业预报未来24小时每15分钟共96个时间节点风电有功功率的预测数据。但对电网接纳风电来说,不仅需要有电量的预报,还需要能够预测电量的突变,因为从科学角度来说,风速完全有可能在1-2小时内从20米/秒变化到5米/秒,对于一个装机容量10万千瓦的风电场来说,这就意味着风电功率从10万千瓦变化到1万千瓦。如果电网中风电的比例较高,这种风速的瞬变会对电网平衡、安全等造成非常大的冲击。对于提前一天进行风电瞬变的准确预报,从目前技术来看,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中国风、光发展比较
阅读下文 >> 中国风电产业的困境与创新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12116&page=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