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谈技术 >智能电网 > 特高压助力上海绿色发展

特高压助力上海绿色发展

2015-03-03 来源:人民政协报 浏览数:1024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人们消纳信息、传递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小小的政策改动都会引来网络中几千万人的竞相关注,拍手称道有之,口诛笔伐有之。为什么会引起反响?原因不外乎两个,第一,消息影响力大。第二,消息发生在我们身边。
  已建成投运的1000千伏练塘站 王雯懿 摄

  1000千伏练塘站俯瞰 梁嘉晟 摄
  特高压无疑是集合以上两点的一个新的旧词,说其“旧”,因为早在2004年,国家电网公司就开始部署特高压智能电网的建设工作;说其“新”,是因为直到近几年它才被广泛提及,也直到2010年,上海地区才迎来它的第一条特高压线路。特高压随着电网发展来得浩浩荡荡,它似是一抹必然会落下的重笔,深刻烙在电力的历史上。那么,特高压究竟是什么?它能给上海带来什么?
  从高压到超高压再到特高压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给城市输送可靠电力能源是第一位的,也是摆在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面前的首要课题,哪怕是在没有特高压的年代,上海电力也在行使职责、履行义务,保障着全上海几千万人的安全用电不停止、不间断。那为什么还要在上海建设特高压?
  要解释这个问题,首先得从如何保证上海地区用电开始。上海是中国电力事业的发祥地,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上海电力供应的基本模式为就地平衡。然而,随着城市变革和经济发展的步子越迈越大,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上海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发电、用电都在同一区域完成的就地平衡旧模式的不足显得越来越明显。
  首先,上海没有水力资源,大规模发电以火力发电为主,上海及周边地区并不盛产煤炭,发电用煤主要从水路运输而来。由于运输通道的能力有限,输煤的运输压力越来越大,运输成本也越来越高。其次,受水路运输限制,上海电厂基本沿苏州河、黄浦江兴建,但城市用地紧张之后,这些黄金水道两岸很难再有大幅地块用于建设大型电厂。除此之外,上海电网还有一个巨大峰谷差的问题,2013年8月7日,上海创下2940万千瓦最高负荷,然而当天最低负荷仅1850万千瓦,峰谷差达到1090万千瓦。为了满足持续时间很短的最高负荷而大量兴建本地电厂,这不符合经济发电的要求。
  综上所述,上海电网已到了既建不了也不能建电厂的阶段,如何解决节节攀升的上海用电量和高峰时期的负荷呢?一个答案呼之欲出——外来电。于是,又要提第二个关键词——区域平衡。
  区域平衡,几乎成了中国电力事业发展史上最成功的决策之一,但是国家电网公司并不满足于死守一线,作为电力决策者,他们的目光必须放得更远。
  2004年11月1日,在国家电网公司党组扩大会议上,现任国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振亚提出,要在国家电力规划的指导下,深入做好电网规划研究和建设,通过跨大区、跨流域和水火电互济,建设更高一级电压等级的国家电网,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同年12月27日,在得到国务院支持以后,国家电网公司成立了特高压电网工程领导小组,特高压工程建设就此拉开了帷幕。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在海宁皮革城五期的应用
阅读下文 >> 电力监控系统在洛三高速公路扩建工程项目的应用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tech/show.php?itemid=27707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