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提了一些储备的场址,总共大概有9个,总的容量是4百多万千瓦。但是从目前的情况里看,这4百多万千瓦可能难度很大,新的对接情况要砍掉大部分,海事方面跟其他一些重要资源因素对这个保留意见非常大,可能还要适当的缩减。
第四,项目规划必要性,福建省可再生能源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是总的能源消耗是省外和海外调过来。福建省有号称“三个1千万”,就是水电能量有1千万,风电容量可能超过1千万,海洋能是很丰富的,潮汐能以前普查的时候资源能量也有1千万千瓦。
近海风电还是有一些固有的优势,在今后开发的过程中还会逐步显现出来。福建省做陆上风电的时候发现沿海风很大,但是找到一块合适的土地做风电场是越来越难了。因为风电场本身的风机机位跟场内设施占地并不大,但是他影响的整个范围很大。对福建省人多地少的沿海区域,做陆上风电场的难度是越来越大,所以开发海上风电有他的优势。
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的这些场址多数是比较靠近负荷中心。福建省主要经济发达地区也是在沿海地区,接入系统跟电网都是比较牵强的,相对来说电网的接纳条件比较好的。福建省的港口码头也比较多,交通也比较便利。最大的一个优势是资源比较丰富,资源平均风速可以达到10米的风电场还是比较多的。在目前的电价水平情况下还是有一定的经济性。虽然说我们测算出来八毛五可能是一个临界点,但是最好是九毛或者九毛多,这样盈利空间比较好一些。但是八毛五如果对福建地区都比较难的话,对别的区域可能就更难一些。
福建省海上风电建设的时候有一个比较制约的条件,就是台风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每年登陆跟影响福建的台风有6个左右,近50几年台风的袭击情况,平均大概7年左右有一场超强台风的影响。最大的超强就是2006年的“桑美”台风,当时影响到福建宁德福鼎跟霞浦区域,登陆的时候测出来最大的风速已经超过了70米/S。所以在闽东开发一些海上风电场还是有一些风险的。相对来说在闽江口以南到厦门以北这块区域风资源比较好,但是台风影响比较小一点。因为受到台湾本岛的阻隔,超强东风过来在经过台湾岛阻隔以后,真正袭击到福建中部海域的时候,他整个台风的强度已经衰减的比较多。
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采用概率统计方法初步计算了一下,宁德有代表性的霞浦海上风电场50年一遇的最大风速达到了53m/s,极大风速是69m/s。莆田平海湾的50年一遇最大风速是45m/s,其他风速是58m/s。
福建省的海洋水文也跟其他地方有所不一样,因为它受到台湾岛跟台湾海峡的地形影响,潮差比较大,沿海东部的潮差在4.5m以上,最大的潮差达到8m多,这个在全国也不多见这种潮差水平。福建省的海洋波浪也比较大,有记录的平潭海洋站最大的波高达到61m/s。普遍的风电场设计是10米,所以波浪对风电场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
还有一点就是可施工的窗口期比较短,现在福建海域中部海域一般是10月份以后到来年的2月份之间,平均风速都会超过10说m/s。加上波浪浪高的一些影响,这个时候如果是用普通的施工方法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说可能吊装技术相对比较有保障,如果没有这种技术施工起来非常困难。
从福建近海的地形也可以看出来地形变化比较大,岛礁很多。同样一个场址里面,不像江苏、浙江地形比较平缓。福建在推荐项目过程中打桩,同样一个机位可能打两个桩孔,地质条件的覆盖深度差别非常大,各种情况都有。总的趋势是北部以瘀泥为主,南部的沙多。整个覆盖层难度到十几米到三十几米的范围之内。闽东海域瘀泥层的深度可能会达到大十几米这种深度。沿海地震强度北部是6度,中部是7度,南部是7到8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