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气象和环境条件对风电机组实际运行功率曲线的影响
风电机组的功率特性除取决于风电机组的性能外,还取决于气象环境条件以及风电机组在风电场中的排布等。
下面对风电机组功率曲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2.1 海拔高度
海拔高度增加,空气密度降低。海拔越高,空气的大气压力就会随之变小,如图1 所示。
图1 空气密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
当风电机组安装在高海拔地区时,由于那里的空气密度低,输出功率减小,从而影响风电机组的功率曲线。图2给出了Vestas 600kW 变桨距风电机组和定桨距风电机组在不同海拔高度处的功率曲线。
对于定桨距失速风电机组,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整个风电机组功率曲线在同样风速下的发电功率降低,大于满负荷发电风速,功率降低更为明显,如图2(a)所示[1]。
对于变桨距风电机组,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在满负荷发电功率前的所有风速段,相同风速下的功率都下降;满负荷发电风速值增加,对中高风速段影响较为明显;大于满负荷发电风速时,风电机组通过收桨进行恒功率控制,不影响功率曲线的形成,如图2(b)所示。
图2 空气密度对风电机组功率特性的影响[1]
2.2 空气温度、湿度对功率曲线的影响温度升高会造成空气密度的降低,如图3 所示,使得同样风速下风电机组出力降低。空气中还有水蒸气,即空气存在一定的湿度,湿度对空气密度也有一定的影响。潮湿的空气比干燥的空气轻。因此,空气中的水蒸气增加,空气密度会降低,风电机组出力降低[2]。
图3 空气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当风电机组安装在低温地区时,由于空气密度变大,输出功率也随着增大;反之,在高温地区的风电机组其输出功率减小。图4 给出了Vestas 600kW 变桨距风电机组与定桨距风电机组在不同温度下的功率输出曲线。
对于定桨距失速风电机组,随着温度的增加,整个风电机组功率曲线在同样风速下的发电功率降低,在接近和大于满负荷发电风速时,功率降低更为明显,如图4(a)所示。
对于变桨距风电机组,随着温度的增加,在满负荷发电功率前的所有风速段,相同风速下的功率都有所下降;满负荷发电风速值增加,对中高风速段影响较为明显;在大于满负荷发电风速时,风电机组通过收桨进行恒功率控制,不功影响率曲线的形成,如图4(b)所示[1]。
图4 温度对风电机组功率特性的影响[1]
2.3 阵风的影响
接近地面的空气层流动速度时小时大,形成“阵风”。阵风产生是空气扰动的结果。阵风的风速一般要比平均风速大50% 或更高。平均风速越大,地面越粗糙,阵风风速超过平均风速的百分比越大。一次阵风达到最大风速后,约1s~2s 后风速就会小于平均风速的一半,然后阵风再出现另一次最大风速[1]。
对于变速风电机组来说,当输出功率小于额定功率时,风电机组可以根据风速的大小调整发电机转差率,使其叶轮的转速达到最佳叶尖速比(λopt),优化输出功率,从而提高风电机组的发电效率。
由于阵风的原因,风的变化速度较快,叶轮惯性很大,使得叶轮转速不能紧跟风速的变化,从而偏离最佳叶尖速比,造成风电机组的效率降低,功率曲线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