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海上风电产业迎来重要里程碑。首个风电塔部件近日在格但斯克的新波罗的海塔(Baltic Towers)工厂成功生产下线,标志着波兰在打造本土化海上风电供应链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下线仪式上,波兰气候与环境部长Paulina Hennig-Kloska、波美拉尼亚省长Mieczysław Struk、格但斯克市市长Aleksandra Dulkiewicz、西班牙政府代表,以及波兰工业发展署和GRI可再生能源工业公司管理层共同出席,见证了这一时刻。
该工厂由西班牙GRI可再生能源工业公司与波兰工业发展署于2023年成立合资企业建设。根据规划,工厂每年将生产多达150个风电塔部件,每个部件长约50米、直径达11米,重量可达500吨,将为波兰及欧洲海上风电项目提供关键支撑。
与此同时,波兰的多个重点海上风电项目正加速推进。今年5月,Baltic Towers 已在位于奥斯特鲁夫岛南部的另一处生产基地启动组件制造。8月,荷兰海事承包商Van Oord已在波兰首个海上风电场 Baltic Power安装完成5台Vestas15兆瓦风力机。该风电场由波兰能源巨头Orlen与加拿大Northland Power联合开发,总装机容量1.2吉瓦,计划于 2026年投入运营。
同月,波罗的海2号(Baltica 2)风电项目也实现新进展。该项目由波兰国家能源集团(PGE Polska Grupa Energetyczna)与丹麦Ørsted共同开发,位于乌斯特卡近海约40公里处。荷兰博斯卡利斯公司(Boskalis)已正式启动海上施工前的巨石清理作业,为后续基础安装创造条件。
随着波罗的海塔工厂投入运营,以及Baltic Power、Baltica 2等项目的稳步推进,波兰正逐步形成涵盖设备制造、施工建设与运营维护的完整海上风电产业链。这不仅将助力波兰实现能源转型目标,也有望推动其成为中东欧地区的海上风电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