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随着太平湾码头的一声汽笛长鸣,满载着1300吨风电主机和轮毂的“兴润大件轮”缓缓驶离港口,开启了远赴欧洲波黑的航程,这是运达股份太平湾主机基地首个国际订单,也是太平湾风电母港产业园首个国外订单项目。
作为太平湾风电母港的重要组成部分,太平湾风电新型材料制造基地于今年2月落户园区,总投资20亿元,投产后可年产200套150米级大兆瓦风电叶片,推动区域风电产业集群式发展。
刘志健
中波轮船股份有限公司物流中心专员
本次运输的风机主机和轮毂共有8套,时间紧任务重,在大连海事局、太平湾管委会、运达北方的通力协作下,利用太平湾港口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仅花费了36个小时就完成陆运集港作业,通过太平湾码头,从南通吕四港转运到波黑,全程大概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
护航重大装备
“走出去”
主动作为 靠前服务
此次风电设备出运任务面临多重挑战:运输环节复杂、陆运条件受限。为确保该项目顺利出运,太平湾合作创新区规划建设局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积极协同大连海事局等主管部门,创新打造“专属定制”服务保障体系,全程提供海上通航综合保障,确保船舶安全、高效进港。通过多部门协同攻坚和全方位科学论证,最终形成了覆盖全链条的海上运输与通航安全保障技术方案,并创新采用“一船一策一方案”精细化操作模式,成功打通关键海运通道,助力运达北方公司快速、高效完成出运任务。
王润德
运达北方(辽宁)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
园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太平湾的大力支持,正是这些“想在前,做在前”的支持给予了我们接大单、稳生产的信心。我们也将继续依托太平湾的优质资源与良好发展环境,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助力园区高质量发展。
此次出运不仅是太平湾风电母港产业园开拓海外市场的关键一步,更是太平湾管委会、大连海事局与运达北方等单位通力协作、打破常规、以创新服务赋能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为未来更多重大装备出口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