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看资讯 >其他消息 > 中车株洲所的深海突围战

中车株洲所的深海突围战

2025-07-15 来源:《风能》杂志作者:文:王芳 浏览数:19

中车株洲所仅用四年时间,便完成了从“海上风电新兵”到“海上风电中坚力量”的华丽转身。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车株洲所海上风电中标容量跃居国内第一梯队。

7月的渤海海域,中车株洲所最新研制的12MW海上风电机组进入吊装倒计时。从2021年首台10MW样机“海平面一号”开始设计研发,到2024年27台8.5MW海上风电机组百日交付并网,再到2025年全球领先的20MW漂浮式机组“启航号”成功吊装,中车株洲所仅用四年时间,便完成了从“海上风电新兵”到“海上风电中坚力量”的华丽转身。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车株洲所海上风电中标容量跃居国内第一梯队。

技术平移:轨道交通基因注入海上风电

中车株洲所的“海上长征”始于一次战略抉择。2021年,当陆上风电竞争日趋白热化时,这家深耕风电领域17年的企业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海洋,将高铁的可靠性基因与高端装备制造经验平移至海上风电领域。

首台10MW样机“海平面一号”便是这一理念的集中体现。机组采用半直驱传动链,齿轮箱与发电机刚性连接的设计灵感源自高铁动力系统,使机舱长度仅相当于陆上3MW机组;变流器搭载中车自研IGBT芯片,其可靠性在高铁牵引系统中历经多年验证;甚至机舱内轨道巡检机器人,也脱胎于轨道交通的智能运维技术。设备平均可利用率超过99%。

这种技术跨界融合在深远海领域更显威力。全球最大漂浮式机组“启航号”,其传动系统借鉴了高铁牵引电机技术;22MW发电机融合了轨道交通电机技术,其ILA耦合设计能同时模拟风轮、风电机组、平台、锚链、动态海缆等五大系统的动态响应。“就像高铁要应对复杂地形,我们的机组能在17级台风中保持倾角小于5度。”研发团队负责人介绍。据测算,单台20MW机组年发电量可达6200万千瓦时,可满足3.7万户家庭用电,减排二氧化碳6.2万吨。

全产业链优势:从“单点突破”到“集群作战”

在辽宁丹东,中车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正加紧建设。这一布局背后,是中车株洲所独特的全产业链竞争力。“中国中车风电产业链齐全度全球最强,没有之一。”中车株洲所风电事业部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万宇宾的自信源于数据:发电机市占率全球第一、IGBT国内第一、叶片国内第二,更有齿轮箱、变流器等14类核心部件自主配套能力。

这种“集群效应”在山东海卫半岛南U场址4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中标标段采用的中车株洲所研制的8.5MW机组,叶片由时代新材定制,发电机采用中车永济电机,变流器装载自研IGBT模块。这种垂直整合能力使其更具市场竞争力,2025年上半年斩获的100.8万千瓦订单,仅箱变顶置一项技术就使塔筒电缆成本明显降低。

产业链协同更加速了技术创新。在漂浮式机组研发中,项目团队完成26版设计迭代,齿轮箱采用深海机器人密封技术,66kV干式变压器则借鉴了高铁牵引变流器经验。“以往需要跨企业协调的难题,现在内部会议就能解决。”海上风电产品线经理欧惠宇感慨。这种高效联动使得20MW机组从立项到树立仅用18个月,比行业平均周期缩短40%。

市场突围:从“跟跑”到“引领”的加速度

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有望突破10GW,其中深远海占比超30%。面对这片蓝海,中车株洲所选择了“技术+场景”双轮驱动。

在传统固定式领域,其平台化策略成效显著。国家电投项目实测显示,定制化机组使发电量提升8%,LCOE降低12%。而在更具革命性的漂浮式赛道,中车株洲所已牵头湖南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15MW+机组预计2025年下线。“我们不做PPT机型,只推出能让业主赚钱的产品。”万宇宾强调。

市场表现印证了这一战略。自2022年中标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海上风电基地V场址10MW首单后,中车株洲所相继中标山东海卫半岛南U场址450MW海上风电项目、中电建万宁海上漂浮式项目。并在2025年上半年中标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也是其有史以来斩获的最大的海上风电订单。“丹东基地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00台海上风电机组的能力。”万宇宾透露。

向海图强:书写新能源时代的“中车答案”

从黄海之滨到南海深处,中车株洲所的海上风电版图正加速扩张。在“双碳”目标下,这家企业给出的不仅是风电机组,更是一套涵盖“风场设计-智能运维-氢储协同”的系统解决方案。其“无人值守”系统通过北斗传输数据,能提前1天至2个月预警故障;正在测试的“风电+制氢”平台,则试图打通绿电消纳“最后一公里”。

“风电产业作为中国中车‘双赛道 双集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努力打造成为继高铁之后的另一张靓丽名片。”万宇宾提到。从近海到深远海,从固定式到漂浮式,从单一发电到综合能源,这场“蓝色长征”仍在续写新的篇章——正如“启航号”名字的寓意:既是中车海上风电的启航,更是中国深远海能源开发的启航。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深耕ESG,践行可持续发展之路,三一重能荣膺三项大奖!
阅读下文 >> 暂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news/show.php?itemid=80508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