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随着7号机位最后一方混凝土精准入模,由中油(新疆)工程公司承建的首个EPC风电项目——新疆油田阿勒泰吉木乃80万千瓦风光发电项目风电(二标)全面完成40座风机大型混凝土浇筑任务,为后续风机吊装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是国家“十四五”规划中石油援疆绿电项目的重要部分,总装机规模60万千瓦。中油(新疆)工程公司承担二标段建设任务,需安装40台风力发电机组,装机容量30万千瓦。此次浇筑的风电机组基础均采用大体积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一次成型方式,每座基础混凝土浇筑量达900余立方米,40座累计浇筑量超36000立方米。
自4月10日复工以来,面对9月底具备交工条件的“硬指标”,项目团队以“开工即决战”的气势,在荒芜的戈壁滩上掀起大干快上的施工热潮。全体参建员工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秉持“具备一座浇筑条件的就安排一座”的原则,“一天一基,每基12小时内浇完”的任务安排,昼夜拼抢施工进度。自4月27日,首台风机基础浇筑完成,仅用69天就高效、优质、安全地完成了40座基础的浇筑任务。
由于项目地处吉木乃戈壁深处,紧临国界线,边防管控严格,风沙天气多、信号弱,且有30余公里的国道正在施工,给材料采购及运输带来极大困难。项目部迎难而上, 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提前谋划,精心组织,近200名参建员工攻坚克难,通过手机、对讲机等加大信息交流频率,加强与当地政府、边防部队协调解决材料进场事宜;每晚召开推进会细化工作量、责任到人以提高执行任务效率;根据现场进度适时调整人材机投入,全面统筹安全、质量和进度管理;陆续投入挖机等施工设备40台、运输车辆和洒水车辆20台,修建场内外道路30余公里,仅用10天就完成进场道路贯通、临建搭设,商混站签约等前期筹备,实现快速复工和临建搭设。
面对当地气温温差大,温控要求高,为顺利完成浇筑任务,项目团队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一是科学策划,精心编制风机基础浇筑施工专项方案。根据当地气温特点,灵活调整浇筑时间,采用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做到人休机不休,全力压实安全责任,保障施工过程安全有序。 二是加强沟通协调,派专人密切与商混站联系,合理配置2台泵车和30台商混罐车,精准控制发车时间,确保混凝土供应及时且质量稳定,满足浇筑需求。 三是严格把控施工关键环节,在浇筑过程中,管理人员对钢筋绑扎、模板支护、混凝土浇筑、入模测温、坍落度实验等进行严格监督。浇筑完成后,及时覆盖塑料布,并加挂沙袋包裹基础,如同为基础穿上“保湿衣”,有效确保混凝土入模后的温度及浇筑质量。
项目负责人表示,40座风机大型混凝土浇筑的完成,为后续风电地面配套设施建设夯实基础。接下来,项目部将再接再厉、攻坚克难,持续加强现场质量、安全、进度管控,确保项目按期投产,为新疆阿勒泰地区绿色能源发展和国家“双碳”目标实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