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电气高海拔风电产业基地在海拔超3200米的雪域高原展现“东汽精神”—— 从开工到封顶仅用60天,一举刷新高原厂房建设纪录,创造了令业界瞩目的 “昌都速度”。
在施工现场,工人们正争分夺秒推进屋面与外墙施工。望着雏形渐显的厂房,东方电气高海拔风电产业基地项目负责人胡云涯感慨道:“这里将诞生西藏首台风电主机,一举填补高原风电装备制造领域的空白”。
项目一期总投资5517万元,建筑面积5820平方米,将建成年产200万千瓦风电主机的生产能力。基地建成后,将重点生产适配海拔5000米以上极端环境的5兆瓦至10兆瓦高端机型,构建“研发-制造-运维”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新区护航,项目跑出“加速度”
作为西藏首个风电主机装备制造基地,东方电气高海拔风电产业基地项目落地昌都新区伊始,就获得全方位护航。昌都新区从项目前期规划到开工建设紧盯企业所需,主动对接协助办理前期手续,主要领导包保推动项目开工,动态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为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并同步提升新区整体承载能力,昌都新区前瞻投入资金2500余万元,用于完善项目周边关键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市政道路网络优化及毗邻土地综合整治提升。此举不仅为重大项目提供了有力支撑,更是通过完善市政基础、优化土地资源、提升区域成熟度,为后续产业导入、项目落地、城市功能拓展及新区产城融合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种 “政企联动”服务模式,为项目快速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高原奇迹,60天实现封顶
从4月23日正式开工到6月下旬主厂房封顶,建设团队一直秉承着“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精神,克服高原反应、艰苦环境、材料运输等困难,想尽一切办法,闯出一条“逆境突围”之路。
“我们抢抓施工黄金期,科学组织人员、紧张有序施工。”项目总承包方中国电建水电十一局项目经理于校栋介绍,在昌都新区管委会的全力支持下,施工团队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目前项目施工总进度已完成88%,厂房机电安装和室外总平施工正在紧张进行中。
项目计划7月底实现试生产。
惠民利民,家门口的就业机会
项目吸纳当地劳动力和运输资源,让农牧民实现了 “离土不离乡”的就业增收。自动工以来,已带动当地20余名群众参工参建,使用当地运输车辆50余车次,促进增收30余万元。
随着主厂房封顶,项目进入设备安装调试冲刺阶段。按计划,7月底将实现试生产,首批高原专用风力发电机组有望下线。
这些诞生在世界屋脊的风力发电主机,将安装在海拔4500米的西藏风电场。基地的建成,将为昌都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提供核心支撑。
东方电气高海拔风电产业基地的建设,标志着昌都市在推动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迈出了坚实一步。同时,这座崛起在世界屋脊的风电制造基地,将改变西藏清洁能源产业格局,成为支撑西藏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