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看资讯 >海上风电 > 广东2025年海上风电工作划重点

广东2025年海上风电工作划重点

2025-05-12 来源:深远海风电 浏览数:32

截至2024年底,广东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已达1198万千瓦,居全国首位。2025年计划新增投产规模至1500万千瓦,进一步巩固全国领先地位。

一、核心发展目标

  • 装机容量目标

   截至2024年底,广东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已达1198万千瓦,居全国首位。2025年计划新增投产规模至1500万千瓦,进一步巩固全国领先地位

  • 能源结构调整

   预计到2025年,海上风电发电量将占广东年用电量的15%,未来十年新增电力需求可全部由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满足。


广东2023年海上风电项目竞配图

二、重点发展方向

1. 规模化基地建设(三大基地)

  • 粤东基地:以汕头、汕尾、揭阳为核心,打造国际风电创新港和运维基地,重点推进红海湾四示范项目(50万千瓦)和勒门扩建项目(35万千瓦)。

  • 粤西基地:阳江、湛江海域规模化连片开发,推进青洲五、六、七(各100万千瓦)及三山岛柔直输电工程(全国首个±500千伏柔直项目),目标年输送绿电60亿度至大湾区。

  • 珠三角研发服务基地:广州、深圳、中山聚焦研发设计、金融支持(如融资租赁、保险),推动技术成果转化。

2. 深远海技术突破

  • 漂浮式风电:推进“三峡引领号”(全球首台抗台风型漂浮式机组)技术迭代,三峡拟在青州七期开展第二台单机容量16MW漂浮式风电示范。

  • 柔性直流输电阳江三山岛柔直工程(293公里海缆)和湛江徐闻东项目(30万千瓦增容)将验证远距离输电技术。

3. 产业链协同升级

  • 装备制造:阳江打造全产业链基地(整机+叶片+轴承+海缆),汕尾布局海工装备制造,揭阳建设国家级运维中心。

  • 国产化替代:主轴承、变流器等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要求≥85%。

4. 多产业融合发展

  • 海上牧场:阳江沙扒、国家电投神泉基地试点“风电+养殖”,提升海域综合效益。

  • 绿氢制取:探索深远海风电制氢,规划海底输氢管道及港口加注站。

三、2025年重点项目清单


四、竞配规则与政策支持

1. 2025年竞配规模(预计)

  • 省管海域:10.3GW项目(如三山岛、川岛及红海湾)启动竞配,技术评分占比45%,重点考核:

  • 机组性能(20%):16MW及以上机型优先;

  • 国产化率(8%):主轴承、变流器等核心部件国产化率≥85%;

  • 数字化运维(12%):需搭载AI预警系统。

2. 政策支持

  • 财政补贴:2024年并网项目按1000元/千瓦补贴(2025年取消),鼓励企业快速建成并网发电。

  • 产业基金: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漂浮式、柔性直流技术研发,单个项目最高补贴5000万元。

  • 用地保障:优先保障风机基础、海缆路由等用海需求,简化审批流程。

五、挑战与机遇

  • 挑战:国管海域开发技术难度大(如台风、深海环境、远距离输电等)、产业链国产化短板(如IGBT芯片)、运维成本高。

  • 机遇:深远海技术示范政策红利、大湾区绿电消纳需求旺盛、全球最大风电产业集群效应。


小编简评:广东省2025年海上风电将聚焦“基地规模化、技术自主化、产业协同化”,通过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技术升级,依托阳江、汕尾等基地打造全产业链优势,同时探索深远海开发新模式。同时作为海上风电开发商应重点关注广东省2025年有可能的管海域剩余资源竞配以及深远海风电示范项目申报等。


标签:

风电
阅读上文 >> 长江新纪录!扬州港成功吊运133米“风电巨翼”,数字赋能助力绿色能源大动脉
阅读下文 >> 首批“沙戈荒”大型风光电基地项目红柳泉风电场全部投产!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news/show.php?itemid=79429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