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看资讯 >其他消息 > 「撸起袖子加油干 风雨无阻向前行」“邯郸造”冀南“迎风起舞”

「撸起袖子加油干 风雨无阻向前行」“邯郸造”冀南“迎风起舞”

2022-11-24 来源:邯郸日报作者:张红军 浏览数:168

邯郸造冀南迎风起舞我市风电产业集群加速形成从2015年的中材风电叶片厂落户邯郸,到6个风电装备制造项目签约,再到今年风电机组

“邯郸造”冀南“迎风起舞”

——我市风电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从2015年的中材风电叶片厂落户邯郸,到6个风电装备制造项目签约,再到今年风电机组整机实现“邯郸造”……短短七年光景,风电装备制造业在我市“由无变有、由有变强、由强变壮”,全产业链在冀南新区逐步实现闭环,不仅填补了邯郸装备制造业的空白,为区域经济注入蓬勃动力,也为我市推动落实碳减排目标、老工业基地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引凤来仪风电龙头着陆“新区”

位于冀南新区成峰路旁的中材科技(邯郸)风电叶片有限公司经过发展积累,产品市场占有率傲居全国第一。邯郸既无风电基础,年轻的冀南新区又无显著优势,风电龙头企业缘何情有独钟,扎根于此呢?

“我们考察时这儿还是一片荒地,但三个高速口交汇于此,加上清晰的建设规划、便利的基础设施、高效的工作作风等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综合优势,让我们下定决心扎根在这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热土。”公司总经理助理刘芳说,作为战略新兴企业,新区先后为公司争取资金2000余万元,大大促进了企业发展。

河北运达零碳产业园项目负责人刘嘉熙对新区服务同样赞不绝口:“签约当天就拿到土地使用证,无缝隙办理了土地抵押登记,资金压力一下子就减轻了。”运达产业园从签约开工到首台风电机组下线仅用225天。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利税约6亿元,培养专业人才超1500人。

栽下梧桐,引凤来仪。风电项目落地冀南新区也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冀南新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侯玉峰说,近年来,新区围绕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加快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厚植投资沃土,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化运转模式,不断延长优势产业链和产业结构转型。实施工业用地“标准地+承诺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预”证、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电子报建、“交地即交证”、“交房即发证”等系列改革,构建了“标准地块供地—交地即交证服务—拿地即开工”全链条式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已成交16宗标准地,面积1210.63亩,累计为11家企业节省资金近130万元;完成“预”证办理6件;44家小微企业免收登记费9410元。

变管理为服务,为保障项目签约即落地、签约即到家,该区成立重点工作指挥部,设立工作专班,统筹协调项目从签约到落地全过程“一对一”服务。侯玉峰说:“企业没有想到的我们想到,企业想到我们做到。我们倾其所能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在项目落地过程中,采取无事不扰、有事上门的服务模式,把问题解决在项目现场,解决在施工一线,让企业更安心、更放心、更舒心。”

从2015年建厂时生产53.8米叶片产品,到现在生产97米的叶片产品,中材风电叶片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作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获省科技批复立项,叶片后处理绿色智能制造技术更是填补国内空白,两海叶片出口至希腊、土耳其、越南等国家,去年实现利润7324万元,纳税5377万元。中材邯郸公司先后荣获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省绿色工厂等多项称号,已成为华北地区综合实力领先的大型风电叶片研发和制造服务商。

 

 

运达零碳产业园实现风电整机“邯郸造”

 

 

“追风逐电” 产业链闭环整机“邯郸造”

凤凰栖桐,百鸟和鸣。拥有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家级现代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多张国家级名片的冀南新区,散发出“青春”的活力,引来八方商贾。“中材”所在之处的岗坡地,如今已成为风电产业的摇篮。

“在中材发展态势较好的‘磁场效应’影响下,河北运达零碳产业园落户新区,总投资50.8亿元的青岛华斯壮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及风力发电、青岛天能重工塔筒生产等6个风电装备制造项目成功签约……众多产业链关联企业抱团入驻,产品涵盖了风电装备制造的风机、塔筒、叶片等核心部件。今年8月首台智能风机产品在冀南新区下线,实现风电整机‘邯郸造’,标志着集研发、制造和运维于一体的邯郸风电产业集群正加速形成。”侯玉峰说,作为京津产业转移重要承接平台,三年来,冀南新区明确“造城建平台、聚产做支撑、生态为理念、创新为路径”发展思路,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做好全产业链布局,陆续吸引了京华派克、大田感光、奥宇等众多京津产业向这里转移聚集,高新技术企业由7家跃升至34家,万家企业法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19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占比达到42.7%,争取专项产业扶持资金7307.3万元, 规上工业企业市级以上研发平台达到29家,开发新产品30多个,聚集科技研发及技术人员800余人,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近年来,我市大力优化产业结构,围绕“532”主导产业及36个县域特色产业,把装备制造作为推动全市工业增长和结构调整的主要力量。建立完善招商企业库、客商信息库、项目信息库,精心谋划筛选招商项目。坚持做优存量,推动延链补链强链。坚持重点项目领导包联全覆盖,强化签约、履约、开工、竣工全过程管理,建立“四调度、三推介、两观摩”机制。加强要素保障,推动土地向重大项目集中,新增建设用地推广“标准地+承诺制”,将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纳入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保障全天候施工。持续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信用环境,开展常态化银企对接。深化“放管服”改革,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推行“容缺后补”机制,推行工程建设规划许可证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双证合发”。加快构建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大大缩短邯郸与外界的时空距离,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更为坚实的支撑。

从传统制造到风电新能源,邯郸这座老工业基地城市竞逐“绿色赛道”,创新驱动则成为我市推动传统工业稳步增长和转型升级的“秘钥”,带动全市新能源及装备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调旧育新” 双向发力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11月13日,在运达零碳产业园1号厂房组装车间内,起重机车不时吊起电机部件,转运到指定安装位置,工人们手持各样装配工具,紧张有序组装风电机组……以风电为代表的冀南新区装备制造业实现了“由无变有、由有变强、由强变壮”的历史性跨越,也成为传统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典范。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近年来,我市不断推进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推动钢铁、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加强协同创新,加快打造京津研发、邯郸转化孵化的创新链与产业链,装备制造业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达到24家。做好“调旧”文章的同时,我市还在“育新”上下足功夫,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2021年,我市实施工业技改项目561个,争列省“千项技改”计划项目160个、特色产业集群企业项目占68%,实现营业收入4003.43亿元、居全省第3位。今年首季度开工的238个项目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69个,首季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5%。目前全市共有规上装备企业618家,装备制造业工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的16.3%。

曾经的“钢城煤都”蝶变为“生态秀带”。目前,我市特色产业集群总数增加至36个,产业园区集聚度达到80%左右,装备制造业成为第二大主导产业,我市由西到东逐渐形成了“资源型钢铁产业到装备制造延伸,从重工业到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等轻工业”的产业化集群发展。一批批投产达效的优质项目,已成为我市产业发展的增长极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大引擎。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上海:符合条件海上风电项目年度最高奖励5000万
阅读下文 >> 466万千瓦,内蒙古发布首批全额自发自用新能源和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项目清单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news/show.php?itemid=66410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