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山梁迎风坡30度背风坡17度
风速:
湍流:
迎风坡较陡峭而背风坡平缓的情形,在该地形下风机不宜离迎风坡太远,否则会处于风速衰减、湍流增加的区域。上风向排布风机时应注意与山包的距离,避免落入回流区;下风向背风区影响较大,应避免排布风机。
(7)山梁迎风坡40度背风坡17度
风速:
湍流:
迎风一侧坡度进一步增加,则前后的回流区域进一步扩张,此时更加要关注与该山包的距离,否则将非常容易落入风速衰减、湍流增加的区域,从而出现低效机组。
第三类:悬崖
(1)迎风坡70度
风速:
湍流:
迎风一侧坡度达70度,风速在靠近悬崖的地方达到最大,气流在悬崖边缘发生分离,而随着离悬崖边缘的距离增加,风速衰减显著,湍流逐渐变大。这种情况下,尤其要注意机组的排布位置,不能简单的靠近悬崖更不能远离悬崖,不仅需要考虑地形地质条件,而且配合适当的轮毂高度,去最大限度利用该处风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