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看资讯 >其他消息 > 张传卫:风电制造业产能过剩是个伪命题

张传卫:风电制造业产能过剩是个伪命题

2016-03-16 来源:中国网 浏览数:561

  “中国风电制造和欧美没有差距”
  中国风电制造业缺乏核心技术一直被业内外所诟病,但张传卫却认为,中国的风电企业在核心技术的掌握上,不仅仅进步了,而且有一些关键技术已经走到了全球前列。
  张传卫告诉记者,过去海上风电动不起来,现在海上风电已经可以做到6.5兆。抗台风是欧洲企业解决不了的问题,但中国企业解决了。中国能够建超高原型的风场,发电力超过3500小时,这都是很大的奇迹。
  他认为中国和欧美在技术上没有差距,但中国如果在制造和服务上能够体现一些工匠精神,把产品质量和服务品质做到精益求精,机会会更大。
  “一带一路”助力中国风电走出去
  张传卫认为,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是能源需求国家,也是清洁能源开发的重点地区,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合作是一次历史性的机会。他建议要用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这“两条腿”走出去。
  张传卫透露,许多企业已经完成“一带一路”的布局,这应该是中国新能源新一轮发展的一次大机会。“现在我们合并风电、太阳能装备走出去,作为中国走出去的一个最主要的抓手,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好的呢?”
  张传卫介绍,明阳现在在印度有产能合作,也有项目建设。在东欧和巴基斯坦有风电场。目前,明阳正在与俄罗斯谈叶片生产厂的问题。今后还要加强对北非、南美等地区的市场拓展。
  据他透露,今年明阳要实现超过300到500兆瓦的风电和太阳能装备外销。
  谈到不少国家对中国风电设备企业实施“双反(反补贴、反倾销)”调查时,张传卫表示,“双反”问题带来的影响其实不是很大,因为现在不是单纯地卖设备,而是跟所在国的能源企业和装备企业开展合资合作,从而避免构成“双反”。
  他强调,纯粹靠对外贸易、向外卖东西的路子现在是行不通的。企业要真正走出去,还是要靠整体解决方案,搞产能合作, 跟”一带一路“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把高端技术,高端装备,高端服务,甚至资本和金融带出去。
  张传卫提醒,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加强国际司法合作。他的一个强烈感受就是,一个项目在所在国发生法律纠纷时,跨国司法问题是最难解决的问题,甚至是影响到企业敢不敢做决策的问题。所以他建议,要加强国际司法合作,支撑中国企业走出去。

【延伸阅读】

第一公斤绿氢诞生!明阳风电场离网制氢&绿色交通示范项目落地

大庆明阳风电制造基地10台主机下线

王亚军主持召开承德明阳风电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调度会议

《风能》封面故事 | 明阳智能的理智与情感

海上风电抢装助推产业链业绩增长 各地省补接力凸显高成长属性

山东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乳山产业基地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发电量领跑全场,这款机型缘何惊艳内蒙古霍林河项目

明阳智能:平价时代需给予风电良好发展空间

明阳智能兴化湾海上风机运行一周年成绩单

2019全球海上风电大会阳江举行 中外“谋合”寻求风电蓝海

阳江正在引进培育大型风电装备制造龙头企业 力争建设海上风电产业生态体系

广东省首个海上大兆瓦风电项目首台机组交付

河南信阳高新区强力推进明阳风电项目建设

广东数百风电机组 经受住“最强考验”

明阳阳江沙扒300MW科研示范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众参与公告

中车株洲电机携手明阳风电共同打赢海上风电攻坚战

“中德风能研究中心”成立 明阳、西门子等设立奖学金!

明阳依托大数据平台利用“天鸽”台风提高发电量

明阳与三峡、中广核等中央企业签约座谈 携手共推粤海上风电开发建设

投身风电事业的“追风”青年:记第三届“滨海新区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何昌国

阅读上文 >> 王抒祥:特高压电网助推西南清洁能源东送 实现双赢
阅读下文 >> 2015年德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及累计装机容量统计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news/show.php?itemid=40879&page=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