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看资讯 >其他消息 > 【社会热点】2015两会最受关注的六个能源话题

【社会热点】2015两会最受关注的六个能源话题

2015-03-04 来源:新浪财经 浏览数:416


  石油、天然气价格改革方面,成品油价格机制已经相对完善,接下来重点是天然气存量气、增量气并轨(2015年完成),天然气阶梯气价改革、以及油气管输价格改革。
  按照国务院要求,价格改革的原则是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实行公开透明的市场化定价,以合理的价格信号促进市场竞争,破除垄断,撬动社会资本投资。充分考虑竞争条件和对市场、社会的影响,毫无保留地把具备竞争放开条件的放开,一些自然垄断领域具有竞争的环节也要放开,更大程度让市场定价。
  四、能源安全的堤坝,到底牢不牢固?
  能源安全是战略问题,事关经济发展、国际战略等方面。
  过去两年,国家高层高度重视安全问题,习近平两次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听取关于能源安全的汇报。我国确定将国内供应作为保障能源安全的主渠道,在开放的格局中维护能源安全。说到底,能源安全就是能源供应到底够不够、可否持续稳定供应、可否降低对外依存度。
  在2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上,习近平指出,保障能源安全,要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抓出成效,密切跟踪当前国际能源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趋利避害,加快完善石油战略储备制度,推进能源价格、石油天然气体制等改革,大力发展非常规能源。
  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大幅下降,为国内石油储备、能源价格改革提供了机会。目前,石油储备的数字是一个盲区,90天需求量是国际通行的法则,增加储备库建设刻不容缓。同时,又要警惕国内增加进口的举动,可能导致油价上涨。与其同时受油价大幅下降影响,石油企业盈利能力下降,非常规能源投资受到影响。
  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立足国内,保证能源安全的战略。到2020年,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国内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42亿吨标准煤,能源自给能力保持在85%左右,石油储采比提高到14-15,能源储备应急体系基本建成。
  五、税由法定,成品油消费税三次调整程序是否合法?
  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大幅下降。国际油价下降,有利于国内生产企业降低成本,为石油增储提供好时机。与此同时,借助低油价带来的契机,国家财政部、国税总局连续三次调整成品油消费税,此举引发诸多的讨论。
  2014年11月28日、12月12日,2015年1月12日财政部、国税总局下发通知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经过三次上调后,汽油、石脑油、溶剂油和润滑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由1元/升提高到1.52元/升,单位税额累计上涨0.52元/升,涨幅高达52%;单位税额累计上涨0.4元/升,涨幅为50%。
  对于本轮三次至上调消费税,财政部的解释是,对成品油征收消费税,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抑制对能源的过度消费,是国际上比较普遍采用的做法。
  诚然在中国的资源环境状况下,能源产品低价不利于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利用,合理的税负能够引导理性消费。与此同时,消费税的连续提高使国内油品税费负担接连提高(50%左右),社会各方对于增税程序的质疑增加,财政增收的用途能否公开透明也成为各界关心的问题。
  六、煤炭卖白菜价,怎么“脱困”?
  来自产煤大省和煤炭行业的委员和代表将继续为煤炭“脱困”鼓与呼,降低税负、信贷支持、限制进口冲击、遏制非法产能等将成为他们的主要诉求。
  煤炭行情发生急转是在2012年下半年,低迷的境遇持续近三年。2014年在市场需求不旺、产能建设超前、进口规模依然较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矛盾突出,库存增加、价格下滑、效益下降,企业经营压力加大。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信息显示,2014年前11个月全国煤炭产量35.2亿吨,同比下降2.1%,预计全年产量同比减少2.5%左右。这是我国煤炭产量自2000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在煤炭行业的利润方面,2014年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比下降44.4%,亏损面在70%以上。但这样的情形预计将在2015年延续,煤市供大于求的态势难以改变。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提案】褚艳芳代表呼吁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阅读下文 >> 柴静视频虽有瑕疵但揭开了口子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news/show.php?itemid=27747&page=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