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看资讯 >其他消息 > “十三五”期间风电有望成为我国主体供应能源

“十三五”期间风电有望成为我国主体供应能源

2014-10-28 来源:中国能源报 浏览数:713


  风电亟需“市场化”
  据了解,风电并网消纳问题仍是制约风电发展的最大瓶颈。国内风电弃风限电问题2013年虽然有所好转,但是今年上半年仍然较为严重。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我国风电场等效利用小时数976小时,同比减少约83小时,“弃风”限电损失电量91亿千瓦时,“弃风”率约为10.5%,同比上升约0.5个百分点。
  部分重点区域弃风率甚至远超上述数字。一位甘肃省风电行业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今年甘肃部分地区风电最大受限比例在45%以上,“有些甚至超过50%”。已有数据显示,2013年甘肃省弃风电量31.02亿千瓦时,占全国弃风电量的19.11%,占西北地区弃风电量的85.86%,弃风率20.65%。
  对此,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黄少中明确表示,将加快产业转移、建设输电通道、完善区域电力市场补偿机制、完善可再生能源产业政策和管理规定,以提高风电的消纳能力,解决弃风问题。
  除了弃风限电问题外,多数企业对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的问题也提出了异议。北京一家风电企业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目前风电补贴资金结算周期一般滞后3到5个月,电网企业每月只能按火电上网的标杆电价计算,企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和亏损等问题。
  “无论是弃风限电,还是补贴不到位,风电发展过程中多种问题的最根本解决方案都只有一种,就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一位可再生能源行业资深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只有市场化运行,才能保证风电行业持续发展与繁荣。”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能源局方面对此亦持认同态度。李鹏表示,目前风电市场基本由政策塑造而成,“希望电力系统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
  黄少中的建议则更为具体。他认为,在电力通道建设方面,“完全可以借鉴石油管道的经验,充分吸引多元化投资来进行通道建设,加大资金的投入。”
  在风电补贴方面,国家能源局也正在考虑完善价格补贴机制,促进风电进入市场。“现在我们是在上网电价的基础上,制定一个附加补贴。将来我们可以将价格补贴固定,让被补助的企业进入市场竞争。”黄少中说,“此外,分类补贴的办法也正在酝酿改变。比如,对所有的可再生能源企业,我们不再按类别补贴,而是设计一个总的金额,让风电、光电、水电等行业来竞争,谁的成本低谁先开发。这样能够节省资金,提高补贴效率。”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观察】我国风电行业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
阅读下文 >> 中电投乌拉特中旗风电利用小时数居巴彦淖尔首位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news/show.php?itemid=23312&page=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