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曾经刊发报告称,在接受调查的开发商中,半数认为高成本是海上风电开发的“重大”或“主要”问题,会导致项目工期延误甚至流产。一些金融机构也将投资海上风电划为“高风险”一类。
海上施工建设成本要比在陆地上高很多。建设成本占总投资的比例因地因时而异。普华永道表示,受访的海上风电开发商中,超过30%的人认为建设成本要占总投资的40%以上。
成本过高会导致项目依赖补贴,这样市场的可持续性就会更弱,使用期20-30年内收回成本的可能性更小。去年年底,德国一家公司宣布退出在英国海岸建设世界上最大海上风电场的计划,理由是技术难题和市场条件不佳。德国公司退出的最大受益者可能就是英国,因为建设和运营海上风电场的高成本最终会转嫁给消费者。然而,英国民众对高能源成本的不满情绪已经高涨,再建设更多海上风电场无异于火上浇油。
资本都有追求高回报的本性,一个行业要想健康发展必须具有强大的自造血功能,否则输血一断,则前途难卜。
海上风电的支持者称,随着技术的成熟和规模的扩大,海上风电的成本将降低。而降低成本的方法往往是扩大风场规模,规模也更容易实现标准化,降低购买成本。不过,除非技术得到大幅改进、经济性得到大幅提升,否则海上风电场仍将是政府补贴的沉重负担。但短期内甚至是在中期的未来,海上风电在成本上都不能同其他能源方式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