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看资讯 >海外风电 > 美国风电“双反”终裁投票 中方或有转机

美国风电“双反”终裁投票 中方或有转机

2013-01-2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数:673

  “2011年,美国市场占我们总销售额的30%。”周建忠表示,随着美国商务部展开“双反”调查并相继做出初裁和终裁决定,天顺风能逐渐缩减了输美风电塔筒规模,并从2012年第四季度开始全面暂停对美出口,案件对公司的影响不言而喻。
  怀有无奈之情的不只是天顺风能一家,涉案案值最大的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同样背负着巨大压力。该公司钢结构事业部副部长王德宝向本报记者表示,“肯定已经造成负面影响了。”
  据了解,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80%的风电塔筒出口美国,仅在2011年1-10月,其出口金额就达8600万美元。美国商务部的裁决结果意味着美国市场的大门基本关闭。
  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副秘书长吕青源表示,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和天顺风能(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是涉案案值最大的两家企业,作为对美出口的主力军,案件裁决将会对两家企业产生直接影响。
  但是,就整个产业而言,其影响则极为有限。据吕青源介绍,目前我国生产风电塔筒的企业约有100多家,主要集中在山东等省,产品至少70%以上内销。杨晨向本报记者提供的数据也显示,2012年涉案的几家中国企业输美风电塔筒总金额不过2亿美元。
  而彭博新能源财经风电分析师朱羽羽也向本报记者表示,目前美国风电市场主要被通用电气、维斯塔斯和西门子三家整机企业“垄断”,这些企业拥有公司自己的塔筒生产线,或多个较固定的塔筒供应商,考虑到运输成本等因素,不一定会集中选择中国厂商。
  尽管如此,吕青源和杨晨都担心,此案会产生不良的示范效应。一方面,担心欧洲等地区国家会效仿美国,也对风电塔筒进行“双反”调查。另一方面,担心“双反”调查范围由风电塔扩展至其他零部件甚至是整机。
  不过,两位人士均表示,目前其他地区国家跟风进行“双反”的苗头并不明显。杨晨告诉本报记者,欧洲一些“熬冬”的风电零部件企业,正在积极寻找并物色中国买家纾困。
  既然中美风电塔筒贸易规模如此之小,美国为何还要发起“双反”调查呢?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和朱羽羽都认为,美国之所以拿风电塔筒这样一个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说事并非针对个别塔筒企业,其深层次目的在于遏制中国风电这一新能源产业发展,背后有着政治乃至国家战略层面的考量。
  另一家涉案企业——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也表达了类似观点。该公司副总经理孙黎翔向本报记者表示,美国主要担心中国风电产业的崛起会削弱其在风电领域的优势。
  国内挖潜、海外掘金
  1月1日,美国国会经投票决定,延长风能生产税抵减法案(PTC)有效期1年。美国风电产业获得继续发展的救命稻草。据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受PTC支持,2013年美国将新增4至5吉瓦的装机容量。但因“双反”一案拖累以及高准入门槛掣肘,中国风电企业恐难有大作为。
  美国市场大门掩紧,让一些中国风电企业特别是塔筒制造企业不得不另谋出路,国内和新兴市场成为关注的焦点。
  日前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也提出,2013年国内实现新增风电装机1800万千瓦的目标,这无疑是个利好消息。“在经历2012市场滑坡与低潮之后,今年或将迎来一波反弹。”吕青源表示,就现有制造产能及风电场建设速度而言,目标实现难度并不大。
  不过,在朱羽羽看来,所谓新增装机可能更多来自2012年延迟未开工的项目,实质性新增装机容量可能只有16吉瓦左右。
  孙黎翔亦认为,2013年国内市场总体将延续2012年的形势,由于电网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周期较长,“三北”地区电力消纳特别是弃风限电等问题仍将难有很大改观,该地市场扩容或将有限,“东进南下”仍是未来的趋势。尤其是随着低风速风机技术日臻成熟,安徽、湖北、湖南、贵州、云南等三、四类风区成为风电行业新一轮投资重点。
  “国电联合动力的触角将随着龙源电力风电开发的脚步伸向全国。”孙黎翔称。
  谈及海外市场,孙黎翔表示,其重要性可能会逐年增强,但西欧市场因“游戏规则”复杂特别是门槛较高,风电制造企业进驻的速度将不会太快。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BG-PR50带打印臭氧检测仪
阅读下文 >> 湘电风能XE105-2000风力发电机组顺利通过出厂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news/show.php?itemid=15160&page=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