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田德教授做了《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田德教授首先介绍了华北电力大学专业建设概况及历年招生情况,并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做了介绍,华北电力大学与国际著名风电研究机构和风电工程专业院校密切合作,聘请18位国内外知名风电专家担任客座教授。聘请世界风能协会主席等国外专家为本科生授课20余人次,授课时间超过80学时。
国电联合动力公司人力资源部邹慷做了《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的报告。风电行业人才需求须具备以下三个特点:1、复合型工程技术能力:风电行业涉及到的专业知识比较多,包括机械、电气、电子、材料、流体、控制、气象等相关专业和学科。风电行业要求这些人才不但能够熟练掌握或精通本专业知识,而且还应熟悉风力发电过程和风力机组的整体系统。这些知识能力不是简单地从其他学科转行过来就能实现,需要再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提升和现场实际的有机结合,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培养积累而成。 2、国际化的交流能力:即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由于我国风能产业发展十分迅猛,但风电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非常缺乏,很多企业直接从国外购买图纸和技术就快速上马投产,在给我国风电行业带来了很多问题的同时,也带来国际化交流的现实问题,因此需要风电行业人才具有较强的国际化能力,能很好地进行国际交流。3、环境艰苦,身体好,能吃苦:大多数风电技术人员都要到现场去,有些需要随着项目走,如风机调试运维人员。几乎所有项目都远离都市,工作环境恶劣。此外,技术人员都要能够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爬上几十米的高空。
华北电力大学田德教授做《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报告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核能与可再生能源工程系主任王升龙做了《宽基础 重实践 培养有竞争力的风电人才》的报告;王主任介绍了华北电力大学的专业定位,他说我校在发电领域的自身优势和享有的信誉,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主要以面向风力发电场为主。学生不但学习风能与动力工程领域相关课程外,而且还学习风力发电厂电气部分以及电网的相关知识,以缓解目前我国风电场对专业技术人才以及综合性人才的迫切需求。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和发展潜力较好的高级应用技术人才。学生通过基础理论与专业课程的学习,接受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现代风力发电专业工程师的基本训练,使学生能胜任现代风电场的运行、维护、规划、设计与施工,风力发电机组设计与制造,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风力发电项目开发等风电领域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并能从事其它相关领域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