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也得到了金风科技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武钢的认同。2012 年春节,武钢在发送给秦海岩的拜年短信中表示,“从十多年前第一版‘规范’在新疆天池出台,到如今鉴衡认证品牌得到国际领域的认可,这期间有多少的付出和艰辛!为了中国风电事业,你们坚守,坚韧,持之以恒,中国风电界感谢你们”。
业内人不难理解武钢对鉴衡认证的赞誉之言。政府对鉴衡风能认证结果的采信,使得像金风科技这样一些获得鉴衡风电设备认证证书的制造商,不仅得到了国内产业激励政策的支持,也得到了国际风电界的高度关注。
据BTM 统计数据,2010 年、2011 年连续两年,中国都有包括金风科技在内的4 家中国风电整机制造商进入全球销量前10 名,向欧洲等传统制造商提出了挑战。但是,从这些制造商的销售份额看,正是中国市场这个坚强的后盾支撑了这些公司近几年的发展,而海外市场一直是中国风电制造企业最为薄弱的环节,也是最难突破的困局,尽管中国企业做出了种种努力,可结果却并不令人满意。
“我们一直在寻求风电整机出口,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可就是得不到国外市场的认可。” 一家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负责人告诉《风能》杂志记者:“尽管我们的机组质量没有任何问题,对售后服务以及设备维护作了承诺,只是因为我们缺少了一张权威认证机构颁发的认证证书,还是被挡在了目标市场的门外。”
显然,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产品遭遇了国外市场的认证壁垒。总体看,海外风电市场对认证的要求有两种,一种是来自政府部门的强制性认证要求,另一种是政府部门对认证不作限定,但项目开发商、投资人、放贷金融机构以及项目保险公司会对项目设备采购提出相应的认证要求。
尽管获得一张国际知名机构的认证证书就意味着获得了产品“出海”的一张通行证,但由于各国市场对认证的要求以及在采信哪家机构的认证结果方面并不一致,一张国际知名认证机构的认证证书并不能“通吃”所有的海外市场,这种情况不仅增大了企业的认证成本,也使一些企业在获得国外机构认证证书的同时也错失了目标市场。这让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深感无奈。
“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产品出海的困惑,正是鉴衡认证致力于通过国际化采信进程要解决的问题。”鉴衡认证副主任陈雪松告诉《风能》杂志记者,“这一路程,鉴衡认证走得并不容易,尽管也有走过弯路的懊恼,但并没有因此停滞前行的脚步。”
当时,在国内风电设备制造商和国内有关方面看来,让海外市场采信中国认证机构的风电产品认证结果几无可能,而鉴衡认证却想改变这一点。“为此,鉴衡认证从三个方面做出了最大努力,有收获后的喜悦,也遭遇了行进中的坎坷。”陈雪松说。最初,鉴衡认证打算通过双边互认的途径,以期实现与国际知名认证机构风电设备认证结果的互认,但由于双方在认证模式、运作方式、利益诉求等方面的差异,以及比对项目内容的复杂性,这项事宜的进展十分缓慢,距离达成双边互认结果还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