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看资讯 >海上风电 > 中荷海上风电交流会在南京召开

中荷海上风电交流会在南京召开

2012-02-28 来源:中国风电材料设备网 浏览数:2158

  27日,由国家能源局主办的“中荷海上风电交流会”在南京举行。此次交流会给国内的风电企业提了个醒:欧洲十多年的海上风电发展经验未必能完全复制到中国来,国内风电业应学会“扬弃”,明白“技术才是硬道理”。  
  由于海上风电具有资源丰富、发电利用小时数高、不占用土地、不消耗水资源和适宜大规模开发的特点,近几年欧美国家开始把风电开发的重点转向海上风电。截至2011年,欧洲有15个海上风电农场,发电能力超过100兆瓦。根据德国政府的规划,德国海上风电未来将占到整个风力发电的25%。  
   “中国发展海上风电不能重复欧洲过去所犯的错误。”来自荷兰的新能源专家浦爱柏说,“荷兰是世界上第一个发展海上风电的国家,10多年来有经验也有教训。相对于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建设成本大,建设环境复杂,对于技术的要求更高。几年前,欧洲某知名风机厂商的2兆瓦海上风机运行了一段时间后,出现了一批电机绝缘故障,被迫维修更换。”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说,我国海上风电资源十分丰富,近海浅水海域资源可开发量约2亿千瓦。国家已经提出海上风电发展目标,2015年建成500万千瓦。然而,欧洲海上风电发展对中国虽有参考意义,但并不是所有的经验都值得遵循。例如,欧洲海上的情况同中国差别很大,欧洲冬天不冷,夏天不热,他们设计的生存温度就是零下25度,但在中国这远远不够。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风电企业,截至去年底,龙源电力风电控股装机容量855.6万千瓦,全球排名升至第三位。该公司总经理张钢感慨,“探索海上风电开发之路,最难啃的骨头就是技术。”如潮间带滩涂地质松软,用脚在滩面上轻轻踩几下,本来看似坚硬的滩面就会液化成“浆糊状”,重型机械在滩面上毫无立足之地,经过两年多的研究,他们研制了专门用于潮间带风电施工的浅吃水可坐滩平底驳船,使潮间带风电施工由不可能成为可能。去年5月,适用于潮间带及浅海风电施工的800吨全回转起重船投入使用,这种专用船舶可使海上风电由小规模试验进入规模开发阶段。据称,这些专用设备的研制,可使海上风电建设成本降低约25%,而正在研制中的自升式吊装船等新型设备投入使用后,海上风电施工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发改委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任东明谈可再生能源配额制设计思路
阅读下文 >> 德国风电装机容量大幅增长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news/show.php?itemid=12106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