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其他市场 > 盐城风电崛起快如风驰电掣

盐城风电崛起快如风驰电掣

2010-07-10 来源:新华日报 浏览数:1153

    上海东海大桥风电场,成为2010上海世博会的一个精彩场外亮点。巨型“大风车”重400吨,塔筒高90米,近30层楼的高度,叶片长达45米,34台“大风车”一字排开!这个10万千瓦风电场是国内第一、亚洲首座海上风电示范项目,6月8日已全部并网发电。在为世博会源源不断输送清洁能源的同时,它的承建者——生产基地在盐城的“华锐风电”,也亮相于我国海上风力发电产业的前台。

    从进军风电产业、落户江苏沿海,到成为行业排名“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风电行业领军企业,“华锐”仅用了不到十年时间。

    在能源资源日益紧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新能源开发利用日益受到全球各国的高度重视。在江苏沿海开发跃升国家战略之际,华锐风电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捷足先登,展开产业布局,成为江苏风电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的领头羊。

    面对风云突起的风电市场,盐城人见证了这个专业化高新技术企业的“兵贵神速”:2008年5月30日,总投资50亿元的华锐风电盐城产业基地项目签约;7月28日,华锐风电盐城产业基地项目奠基;2009年5月17日,项目开工仅180个工作日,目前国内最大容量的3兆瓦风电机组便成功下线并批量生产,首批3兆瓦风电机组陆续运往上海东海大桥风电场。2009年,华锐盐城基地销售突破30亿元,实现利税1.12亿元。

    风驰电掣般的快,正是华锐成为风电行业老大的制胜法宝之一。华锐2004年才涉足风电产业,以技术领先为发展战略,他们在成功引进消化国际先进技术后,很快完成了1.5兆瓦风电机组国产化、规模化生产,成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兆瓦风电机组并进行规模化生产。同时,全面完成5兆瓦风电机组的设计开发并进入试生产阶段,用三年时间,实现了产品向技术创新型、电网友好型的全面升级。2009年新增装机量3510兆瓦,坐定了中国第一、全球第三的交椅。业内人士认为,风电设备难以迈过产业化这道“坎”,曾是江苏乃至全国发展风电之痛,华锐化解了这道难题。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对此也有评价:江苏发展新能源产业有了“底气”。

    未来的区域竞争不再是单个项目的竞争,而是园区和产业链的比拼。在华锐的聚合带动下,打造风电装备产业园、完善风电装备产业链紧锣密鼓,风电装备产业研发、配套、总装一体化进程大为加快。去年9月8日,秦川风电增速机、惠腾风电叶片等7个总投资达51.2亿元的风电装备配套项目,集中签约华锐风电产业园。作为全国精密机床制造龙头企业,秦川机床工具集团公司与园区开展风电增速机、风电齿轮等项目的高端合作;风电叶片国内规模最大、全球第二的中航惠腾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是国内惟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受到国家863计划支持的风电叶片制造企业,叶片设计制造和试验检测手段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江苏保龙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具规模的风电塔筒生产商之一。这些风电装备制造业的“种子选手”,将在华锐风电产业园共同演绎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精彩,助推盐城风电装备产业进一步提档升级。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我国陆上风电潜在开发量远高于海上
阅读下文 >> 中国规模化风电场发展中的几个问题与对策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6641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