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能源外输立体通道
《21世纪》:风电产业的发展前景如何?
郝益东:我国越来越看好可再生能源,而风能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按中国在全球气候谈判中做出的承诺,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占比要达到15%,其中风电是重要部分。据测算按此要求,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要达到1.5亿千瓦,而截至2009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才2500万千瓦。
风电发展的关键是要保证上网,只要电网能保证接入,风电厂就能获得稳定的经济收益,保证整个产业链的良性循环。传统电网是按火电特征来设计的,接入风电,很多运行规章制度、技术规范要做调整。
在《可再生能源法》全额保障性收购的指导下,各级人大应该进行执法检查,各级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规定,具体监管部门,应该出台技术性地文件,保证风电上网无忧。
《21世纪》:内蒙古能源发展还面临什么困难?如何解决?
郝益东:能源运输通道现在是内蒙古能源发展的瓶颈。你能运输多少,我就能生产多少。
现阶段,内蒙古的能源输送主要是煤运,有两条铁路和一条公路,第三条铁跌运煤通道正准备建设。
但总体上,内蒙古能源运输的陆地通道已经饱和。能源运输的路子不能这样走下去——依靠公路、铁路拉煤周游全国,从大北方送到大南方。
能源运输应该立体化,例如煤转电与风电上网后利用电缆输送(空中运输),煤转气或液体后实现管道运输(地下运输)。
特别是内蒙古的风电,去年冬季,内蒙古风电送不出去,自己又消化不了,很可惜。对于风电而言,一旦解决输送瓶颈,内蒙古风电规模达到1亿-1.5亿千瓦的装机容量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