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海上风电 > 苏北能否成为撬动海上风电支点?

苏北能否成为撬动海上风电支点?

2015-09-09 来源:中国能源报 浏览数:1591


  华锐风电作为国内最早涉足海上风电领域的行业领军者,早在2008年底,就为我国第一个海上风电场示范工程——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项目提供了34台3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截至2014年底,华锐风电海上累计装机容量达170兆瓦,占国内市场25.8%。
  华锐风电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在江苏完成了“一园、两区、一中心、一院”的产业布局,即:江苏华锐风电产业园、华锐盐城风电产业园区、华锐射阳临港风电装运产业园区、国家能源海上风电技术装备研发中心、江苏省(华锐)海上风电研究院。未来将通过立足江苏,辐射华东,从而带动全国。
  金风科技相关负责人此前也对记者表示,目前,金风的2.5兆瓦风机已经在潮间带风电场顺利运行,3兆瓦样机已经运行了好几年,6兆瓦样机刚刚开始运行。金风科技在海上风电技术领域已经进行了积极的储备,以迎接下一步海上风电市场的发展。
  此外,中材科技在盐城布局了6兆瓦海上风电叶片项目;风电叶片另一巨头中复连众则以连云港为基地,进军全国市场。
  技术和成本瓶颈
  然而,现实与理想之间却有着不小的差距。截至2014年底,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仅40多万千瓦,与2015年底500万千瓦的规划目标相距甚远。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长期以来阻碍海上风电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海上风电涉及海洋资源开发的综合规划,海洋资源该如何整体开发一直缺乏综合统筹考虑。此次《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发布,将有望为解决这一问题奠定基础。“而技术和价格则是阻碍海上风电发展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江苏要想带动全国海上风电发展,也必须率先解决好这两个问题。”该业内人士称。
  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引进技术,试点先行,启动东海大桥海上风电试点项目并建成投运;第二阶段是2009年启动海上风电规划工作,采用特许权招标方式探索发展;第三阶段是2010年以来,国家能源局成立能源行业风电技术标准委员会,加强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实施规模化探索。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理事长杨校生认为,海上风电产业链及标准规范尚待完善。目前,我国海上风电还未形成完善的标准体系,在工程勘察、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和维护方面缺乏技术规范,难以对工程全过程实施有效指导,海上风电面临技术和成本控制方面的风险。
  作为分频输电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王锡凡长期研究如何将分频输电技术与风电等新能源相结合。在他看来,海上风电建设施工困难、检修成本高,环境较为恶劣,不同方案的综合经济效益可能相差较大。因此,对海上风电系统进行整体优化设计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有风电整机商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虽然国内诸多企业都在进行海上风电的技术储备,但并没有建立起与海上风电需求相匹配的核心技术能力和产业竞争实力。我国5兆瓦和6兆瓦级的大容量机组在制造方面还处于少量试运行阶段,海上施工设备也不能适应多种建设条件。
  一位业内人士此前向记者表示,欧洲是海上风电发展比较成熟的区域,对比可以发现,欧洲土地资源寸土寸金,陆上风电资源趋于饱和,中国还有大量陆上资源没有完全开发,陆上风电每千瓦造价约为7000-8000元,而海上风电造价达到每千瓦16000元,几乎是陆上风电造价的2倍,而海上风电的标杆电价并没有达到陆上风电电价的2倍,考虑到海上风电的经营风险更大,因此对于项目投资而言,目前海上风电的标杆电价水平的吸引力还不太大。

标签:

海上风电
阅读上文 >> 全球海上风电市场2020年总量或达41吉瓦
阅读下文 >> 拉美市场:新能源是赢家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30945&page=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