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种生物质能源我们要坚持它的充分利用,循环利用,形成经济效益,这样能够拉伸产业链条,开发出多种的附属产品。”毛蕴诗表示,甘蔗渣可以用来造纸,可以进行直燃的热电联产,包括灰渣也可以做肥料再循环。按照这个思路,像木薯或者其他废弃物都可以进行“糖—醇—电”等循环。届时,甘蔗的产业链可以达到1500~1800亿元,木薯可以超过2000亿元。
如何掘金?
尽管市场潜力无限,但生物质能企业亏损甚至破产退出的事件却也屡屡见诸报端。究竟生物质能如何才能发展壮大,企业又该如何方能实现盈利?这成了横亘在生物质产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有消息称,华电国际下属的华电宿州生物质能发电有限公司自2008年投产发电以来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因资不抵债,华电国际于2014年曾对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金2.26亿元。
8月11日,记者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检索发现,国电建三江前进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以及国电汤原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也因盈利不佳被挂牌转让。其中后者已是被第七次挂牌,挂牌底价为8279万元,其中标的企业100%股权的挂牌价格仅为1元,标的企业约38859万元债权的挂牌价格为8279.4万元。
“生物质产业面临的困境很重要的一方面在于全产业链没有打通,特别是原料的供应、运输问题”。石定环表示,生物质电厂的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料的价格,取决于它的运输成本、它要具有一定合理的收货半径。
另外,目前农村劳动力结构在急剧变化,剩余的多是留守儿童、老人,壮劳力越来越少,秸秆打捆运送的人工成本也越来越高。
生物质能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指出,农林生物质原料具有分散性和季节性特点,缺乏完整的专业化原料收集、运输、储存及供应体系,收储运效率低,难以满足生物质能规模化利用的需要。
除了上述原因,还有业内人士将当下生物质能的发展困境归结于补贴不力。
记者了解到,目前生物质发电实行的是0.75元/千瓦时的补贴电价。但王国茂对记者表示,不少企业盈利不佳,主要是因为技术设备落后,以及管理方面的问题。王国茂称,在现行的电价水平下,企业依然存在盈利空间,去年里昂新能源就实现盈利四千万元。
石定寰表示,“十三五”期间要使生物质能获得更大的发展,在技术和政策问题上都要取得突破。石定寰强调,生物质能更能体现综合利用效益,政策应该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以更大的扶植力度,“要帮助生物质行业打通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