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专家分析 > 夏林泉:对中广核工程人来讲,我们永远在路上

夏林泉:对中广核工程人来讲,我们永远在路上

2015-01-23 来源:新华能源 浏览数:1137

  1月20日,中国广核集团在深圳举行2015年度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通报2014年经营管理、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公众沟通等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相关提问。
  以下为中广核工程公司副总经理夏林泉在发布会现场文字实录:
  概括来讲,中广核2014年在核电工程建设方面,多点突破,硕果累累,特别是在工程建设能力提升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能力有很大的提升。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汇报一下。
  一个是工程建设的情况。2014年,我们投产了3台机组,13台机组有序地推进工程建设。下面我具体讲一下:
  红沿河一期核电项目,现在还有两台在建,3号机达到临界状态,4号机冷试结束,总体进展顺利;宁德一期项目也是两台在建,其中3号机组已经完成了热试,4号机组的主设备已经吊装就位;阳江项目,现在五台机组在建,其中2号机组热试已经结束,3号机组完成了冷试,4号机组实现了环吊可用,5、6机组土建施工进展顺利;防城港项目,1号机组热试已经开始,2号机组核岛主回路重型设备全部吊装到位;台山项目,两台机组在建,1号机组进入调试阶段,2号机组主管道开始焊接。
  核电新项目推进方面,应该说也是我们2014年突破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华龙一号”的依托项目确定在防城港二期,现场以及我们设计采购的准备工作正在全面展开。红沿河5、6号机组也完成开工前的安全检查。陆丰项目我们也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
  下面就是我们核心能力建设的几个方面:一是围绕着设计、项目管理、产业链的建设,设计方面我们已经具备了自主设计的能力,特别是我们整个系统的集成能力,已经全面具备了;二是从产业链上来讲,我们有效地整合了产业链资源和产业链的协同创新能力,通过2014年组织体制机制上的推进,应该说产业链的合作及协同进一步加强,无论是设备供应商的产业链管理还是承包厂的产业链的管理,也都在进一步地加强。三是从项目管理的角度上来讲,项目管理无非是六大控制:安全、质量、进度、技术、成本,以及环境,我们整体六大控制的协同能力进一步加强,我们集约化配置资源的能力,得到了有序的提升,内部的精细化管理,标准化管理,在2014年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这三个方面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个是从投产的机组数量上来讲,持续在提升,2013年投产两台,2014年投产三台,2015年我们要投产五台,包括红沿河的3号机、4号机,宁德的3号机,阳江的2号机和防城港的1号机。整个建设工期应该说也是好于法国当年建设的工期。
  第二是安全业绩,这几年我们整个安全质量水平不断地提升,越往上走,提升的难度就越大,这几年我们通过强化“一次把事情做好”的安全信念,打牢两个基础,与国际标杆对标,通过安全质量的隐患排查,行为改善,零缺陷团队的建设,通过我们工具包的管理工具,以及技术交底等一系列的措施,应该说2014年安全质量的业绩达到了新的高度。国际上就是用安全事故率来衡量,从这个数据大家可以看到,从2012-2014年,我们持续在提升我们的安全质量管理水平,跟国际标杆对标。
  另外就是我们国际的对标,评估标准。2014年我们几个项目,有两个达到了国际安全标杆的六级,有三个项目达到了七级,从这个上面也可以看出这几年我们在安全对标方面得到的提升。未来,我们的目标,要全面达到九级、十级,这是我们冲刺的目标。
  再就是我们这几年协同创造的价值,就是管理改进,通过我们内外部的协调,进一步提升我们的管理水平和能力,通过科技的创新,通过经验反馈,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来使得我们总承包商跟我们所有的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共同进步、共同发展。这里边一个是内部的协同,就是工程建设四大业务板块:设计、设备成套采购,施工和安装,调试,环环相扣。这几年我们通过内部协同机制的建设,我们内部的协同效率得到了提高。一个是设计变更的效率,这是衡量我们内部功效的效率,极大的提升,我们现场的设备服务保障,也是体现我们内部协同效率的一方面,也是有很大的提升。
  外部来讲,主要是整个产业链的提升,有几个方面。一个是通过AE培训联盟,我们把核安全文化理念,我们的管理制度,通过我们AE培训联盟,向我们的合作伙伴进行传递,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我们开展了九次培训活动,培训对象500多人次,超过400多个学时,也就是整个产业链上的管理者、骨干都经过了系统培训。也通过联合研发中心,已经有83家企业参与,其中建立了188个基层班组,通过标准化的班组建设,进一步强化我们的安全质量管理水平。我们也成立了“走出去”的产业联盟,共同推进中国设备、中国核电设备走向国际的梦想。
  科技创新方面,中广核走的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路线,这几年我们不断地通过科技创新,在提升我们的产品水平,到2014年,刚才也讲了,“华龙一号”形成了我们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产品,技术上有重大的突破。另外,我们具体,无论在设计、设备成套供应,还有施工、技术、调试技术方面,都有一系列的突破。
  再就是我们智能电站,社会发展到今天,智能化的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工艺领域,大数据、3D打印,应该说在核电管理上,也大有可。这几年,我们积极地去打造一个智能电站,通过这个智能电站,实现核电建设从前期可研、初步设计,到施工图设计,到我们采购,施工管理,到调试的全过程的控制,也就是说在我们设计跟建造的同时,我们能够一条线。这个智能电站项目已经通过了核能行业协会的评审,研究成果我们也会应用在现在的核电项目。
  再就是数字化的仪控系统,我们的核级数字化仪控系统已经通过了国家鉴定,获得了国际第三方的认证,产品即将应用于我们的阳江5、6号机组。
  为了提高我们建设的水平和质量,这几年通过技术创新,我们应该说对工程建设、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的控制,起了很大的作用。自动焊、整体吊装、整体交换、模块化施工、三维精密测量等施工技术的应用,对于工程建设的六大控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的来讲,2014年中广核工程建设多点突破,硕果累累。但是,面对已经来到的2015年,对于我们中广核工程人来讲,我们永远在路上。我们也思考,面对未来,我们说我们有五个新常态:第一,安全质量是我们的生命线,零重伤、零缺陷,这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永远会面临的新常态;第二,我们国际化的要求下,严格的成本控制,也将成为我们的新常态;第三,作风建设在路上,廉政建设,对我们来讲,我们惟有兢兢业业才能做好工程建设;第四,我们多技术路线下的工程建设格局已经形成;还有就是核电“走出去”。这五个新常态将引领着我们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把我们中广核的核电项目,无论是国内的核电,还是国际的核电项目建设好!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苏圣兵:中广核核心设备自主维修达到99.3%
阅读下文 >> 舒睿:2014年中广核科技投入达20.4亿元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26800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