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其他市场 > 阜新:从“煤城”到“风都”的蜕变

阜新:从“煤城”到“风都”的蜕变

2014-01-17 来源:CWEA《风能》 浏览数:590

  辽宁省阜新市是昔日有名的“煤电之城”,这座建立在煤炭和电力基础之上的能源输出型城市,曾经拥有无数的辉煌,也为东北地区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煤炭资源的难以为继,阜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国家首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阜新不走寻常路,选择风电为再次创业的突破口,完成一座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自我救赎,努力实现干净华美的转型。
  今日“风电之都”阜新
  提起今日的阜新,人们头脑中不再是煤渣遍地的灰暗景象,而是会立刻想起遍布原野山岗的亮丽的“大风车”。阜新的风电以迅猛而健康的态势,一跃成为辽宁全省装机规模最大的地区,截至目前,阜新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170 万千瓦,与火电装机平分秋色,占辽宁省风电总装机的30% 以上。风电年发电量30 亿千瓦时,占阜新市总发电量的四分之一,其中三分之一在阜新消纳,其余部分在辽宁范围内平衡,风电在辽宁省电源结构中占到13% 的份额。在我国“三北地区”风电普遍面临严重的“弃风限电”问题的环境下,阜新的这些数字尤为抢眼。比这些数字更出色的是风电为阜新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大力发展风电等新型能源产业,阜新成功找到了转型的支点和方向,进而成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重新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典范。
  昔日煤炭“伤城”
  阜新市地处辽宁省西北部,处于东北亚和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地带,与环渤海的黄金海岸山水相依,是昔日有名的“煤电之城”。今日走在阜新的大街小巷,依然能看到“煤矿文化”和老工业基地交互辉映的烙印。新中国成立60 年来,阜新累计为国家开采原煤5 亿吨,发电1400 亿千瓦时,高峰时年产煤炭达到2000 万吨,为东北重工业基地乃至全国经济建设都曾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如其他资源型城市的宿命一样,随着20 世纪90 年代煤炭资源的濒临枯竭,曾占据阜新半壁江山的煤炭经济开始崩溃,以“煤”和“电”为支柱的地方产业下滑明显,社会问题陡增。矿井纷纷倒闭,具有100 多年历史的亚洲最大露天煤矿海州矿亦在2000 年宣告关停。这些留给阜新的是烟尘弥漫的梦魇般的地表天坑和10 万个衣食无着的下岗职工。经济基础落后,产业结构单一,接续和替代煤电的产业还没有形成。
  在这样的背景下,阜新市委市政府于2000 年提出了实施阜新经济转型的概念。2001 年12 月14 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吴邦国共同主持召开了国务院专题办公会议,研究阜新的经济转型问题。会上,阜新被确定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随后,一个以能源为基础,现代技术产业和现代农业为导向的综合型城市规划逐渐浮出水面。阜新的经济转型找到了方向。
  春风化雨重获新生
  方向有了,落脚点在哪里?一次偶然的机遇,把阜新恼人的大风变成了永不枯竭的绿色能源。阜新市新能源局局长郑耀东向本刊记者饶有兴味地讲起了当年的发展经过。
  2005 年7 月,时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到阜新调研时,意外发现阜新具有发展风电的良好资源。阜新位于“三北风带”中心,风能资源较为丰富,年发电利用小时数在2100以上。辖区内60% 的土地沙化,浅山丘陵众多,可供风电开发的土地较为充足。更重要的是,电网网架结构和变电站布局非常合理,电价与近邻赤峰相比也高出几分钱。这些情况引起了张国宝的高度重视,遂把阜新风电发展写进了给党中央、国务院的专题报告中。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风电预报瓶颈何在 如何破解?
阅读下文 >> 华锐风电大败局:证监会死盯不放 资本撤离黄粱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19063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