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专家分析 > 专家对话: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企业融资到底难在哪?

专家对话: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企业融资到底难在哪?

2013-11-13 来源:中国能源报 浏览数:2085

  红炜:
  金融创新是关键
  投融资已经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障碍是不争的事实,关键是如何在现有环境下找到投融资主渠道问题。其基本思路应是结合新能源新经济特性,在金融产品创新上做文章。
  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所以选择光伏产业终端市场资金需求为重点研究目标?其一,国家的高度重视,终端市场规模从5GW提升至35GW,需求与解决方案的矛盾突出;其二,新能源产业是非完全市场化产业,根据国家规划解决终端需求可以反向影响中上游供求关系合理问题,避免出现新的产能过剩。
  我们的研究重点是:大规模的产业基金与资产证券化的滚动发展,同时以民营企业需求为主要标的物。产业基金在我国已经运行多年,是一个成熟的金融产品。今年以来陆续出台和明确的《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产品管理办法》、补贴价格、补贴时间等,使得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产品的法律基础和产品要素已经具备。
  从国外成熟市场的运行结果看,以上思路也是成立的。例如美国著名光伏终端市场投资企业Solarcity,其免费安装屋顶光伏系统和提供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电价的服务形式,使得其从2010年开始保持每年100%的增长速度,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光伏发电市场的发展。与其不同的是,由于中国特定的环境,我们研究的重点对象是大型地面电站而不是个人屋顶电站。
  目前的研究中,我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三方面:其一,追求低风险的长期投资资金来源何处?其二,民营企业电站的基础资产已经被抵押。其三,电站资产证券化产品能否在公开市场销售。我们强烈希望国家有关部门给予支持。
  于彦坚:
  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更是难于上青天
  作为民营的光伏生产企业,融资难一直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民营企业到银行去融资必须要抵押,一些信誉良好的优质企业可能会得到银行的信用贷款,但是在其初期还是需要抵押。站在银行的角度,银行要保证资金的安全,怎么让资金安全地流到有需求的民营企业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民企不但融资困难,融资成本还很高。相对于国企,民营企业在融资方面完全没有竞争力。虽然我们企业所处的地区民间金融环境比较灵活,但是在政策和机制方面还需要国家给予相应的配套措施。
  有需求才有市场,很多的需求其实是金融政策造成的。互相担保、拆借利率高企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所以,像我们这样的企业现在就积极去找国企、央企合作,依靠他们强大的融资能力来促成交易,这就需要让利于对方,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交易成本。同时,银行现在的银根紧缩也是融资难的原因之一。目前只要银行不把额度减少就很不容易了,更不要说增加信贷额度。中国具有世界上最大的银行储蓄余额,及其庞大的基础货币总量。基本不存在流动性风险,但是怎么让存在银行的钱动起来,政府就需要在这方面下点功夫。
  我国的光伏产业还不是完全的市场化产业,还有诸多条条框框的限制。我们是浙江省最早进入日本市场的公司,投资控股了日本唯一的一家光伏组件企业。目前,日本只规定了42日元/千瓦时的上网电价,其他一概放开让市场去调节。个人认为,只要国内市场放开,根本不需要欧洲市场,无论他们怎么双反,国内市场完全能够满足产能的需要。德国对光伏产业的扶持令我们折服,德国专门为光伏上网电价出台了一部法律来保障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其他完全由市场化。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优化配置
阅读下文 >> 风起云涌的海上风电开发——杨校生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18354&page=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