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聊市场 >其他市场 > 走出风电“度电成本”误区

走出风电“度电成本”误区

2013-09-16 来源:《风能》 浏览数:6732

  在早几年“大干快上”的发展模式下,开发商忙着圈风、拿项目,风电设备企业则相应地到处建厂,大量制造设备。整个风电产业链条的利润增长都依赖于外围规模效益。
  风电开发商青睐于以最低价格中标原则来选择设备厂商,而风电设备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也为了拿到订单而放下身段,不断拼价格、挤压成本,拉低机组设备的造价。大家对于降低风电在整个20 年寿命周期内的度电成本只是采用了最原始、最直接和粗暴的方式。
  的确,如果单纯从一次性投资成本来看,早期的风电企业确实见证了风电设备价格的一路走低。但是,归根结底,设备价格的降低不等于度电
成本下降,而且某些设备价格的降低除了产品产量增加等因素外,还隐藏着简化产品设计、简化工艺过程、替代配套产品等质量风险,为未来20
年寿命期的运行维护埋下了隐患。这种成本下降的方式并不足以让一个行业走得太长远。
  最近几年, 这种简单的、缺乏内涵的单位千瓦成本降低模式已经让众多风电企业付出了沉重代价。随着整个风电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电网的滞后性、弃风限电以及风电设备质量问题的集中爆发开始让整个风电产业形势急转而下。2011 年-2012 年,全国风电产量出现规模性下滑,早期的一味价格竞争的红海战略也发挥到了极致,很多拼规模和价格的企业很快就显得力不从心。
  行业发展规模的逐渐放缓以及回归合理让早期靠产量支撑的单位千瓦成本优势已经荡然无存。某些前几年发展势头如火如荼的风电整机厂商面
临大规模亏损或者盈利水平大幅缩水,早期的低价竞标也开始显现出严重的后果,很多未出质保的风电机组在运行期间质量问题频发,甚至不排除一
些损失惨重的重大风电事故。
  很多企业又开始重新考量度电成本这一概念。简单来说,风电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总成本和总发电量共同决定了风电机组的度电成本。当然,这里的度电成本是按照整个风电项目20年的运行寿命周期来计算的。其中,风电项目建设的一次性投资成本(包括设备、道路、运输、安装、征地、基础、接入系统和前期审批等多方面的投入)和风电场建成投运后的运行维护成本加起来就构成了总成本;机组的发电量则主要由机组的功率曲线
和可利用率来决定。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要降低度电成本,应该是达成一种经济性最优化设计,在成本和性能之间取得最佳平衡点,而这种平衡点的把握则取决于
机组设计的技术和经验。
  一个真正从降低度电成本考虑的机组设计方案,既需要照顾到机组的技术先进性,使项目在投运后获得稳定而较高的发电量,更需要考虑到机
组的可靠性,尽量减少机组运行中的故障率,提高可利用率。这一切都决定于机组厂商的设计人员对技术的把控能力、对机组各种假设参数的正确
选择。
  目前,国内很多风电企业开始反思,力图提高机组可靠性,降低度电成本,以在市场困境中得到突破。对于整个风电项目周期,很多企业开始寻求自己的突破点。有些企业从风能资源预测和风电场设计优化着手,以更精细的预测和评估减少风电场特殊环境条件对风电机组的影响;有些企业在机组的概念设计与总体设计阶段,综合衡量叶轮气动设计、传动方式选择、机舱内部布置和功率控制方式等各个环节,在降低设计成本的前提下提高机组可靠性,减少机组在后期的故障率;还有些企业在项目运行维护期间,应用先进的软件系统控制、管理整个风电场,提高风电场的运行和维护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全场的机组可利用率。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秦海岩:风电电价调整当慎行
阅读下文 >> 2009年国内外风电叶片市场情况分析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market/show.php?itemid=17408&page=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