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查资料 >产业报告 > 2012年中小型风能行业发展形势报告

2012年中小型风能行业发展形势报告

2012-12-19 来源: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 浏览数:3226

  在国外,小型风力发电供电系统已经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将其作为有效节省输配电成本,改善能源结构、节能减排的理想供电方式,并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比如,美国在2009年10月份通过了对小型风电设备的税收优惠政策,30%的建设成本可以用来抵税;英国政府为达到2020年其电力需求35%来自“绿色动力”的目标,对安装小型风电的农场主、居民给予40%~60%的财政补贴;德国、法国、丹麦、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也同样出台了类似政策。小型风电系统发的的富余部分还可以并入电网,实行双表计量,不仅有效调动了业主积极性,而且切实减少了常规能源的消耗,减少了碳的排放量。而我国中小风能行业没有得到国家相应具体的政策支持,如允许用户侧并网发电,根据其发电量的多少进行电价补贴或者差价补贴,以及对其组件进行定额补贴等。因此,产业发展就很滞后。
  (三)市场未培育出来,销售渠道仍不顺畅
  风电市场在全国范围内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大部分风电场业主对风电设备的关注点更多的还是停留在价格层面,而对选用风电设备的可靠性和质量品牌的重视还没有达到相对成熟市场的程度。迫于市场竞争压力,部分风力发电设备生产厂商不惜压低投标价格争取中标,导致国内风力发电设备市场低价无序竞争局面有所加剧。加之政府官员对新能源产品应用的认知程度不高,上级政府也没有像支持其他新能源项目(如光电、生物发电)那样的相关政策,地方官员在思想上还存在很多顾虑和压力;其次,新能源产品还会冲击到原有产品应用单位及相关操作人员的利益链。中小型风电市场未培育出来,销售渠道仍不顺畅。
  (四)标准滞后,也不完善,缺乏检测和认证体系
  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与离网型风电产业有关的标准共37项,37项中的32项在2004年或以前制定,占全部标准的86.5%。2004年制定实施了16项,占43.2%。在37项标准中,国家标准13项,占现行标准的35.1%。其中,大部分为2003年或以前制定的。仅4项国标为2003年以后制定。我国较新的和中小型风力发电有关的国家标准仅一项《GB/T25382-2010离网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运行验收规范》。
  可见我国关于中小风电相关标准过于陈旧,产业发展的关键难题和障碍是标准的缺失,缺乏检测和认证体系,在新的发展阶段不足以指导产品设计、生产、质量、安全等要求;缺乏检测标准、没有并网标准、没有制定认证体系,产品得不到认证,无法遏制劣质产品混入市场,无法与国际市场接轨。
  (五)融资障碍
  任何一个产业要得到发展,必要有资金和资本运作。这是中小型风力发电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是,我国的中小型风力发电产业的融资情况很不乐观。
  大多数企业都在生与存的界线上苦撑。在一般工业领域,先进的制造技术已成为工业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CAD、CAE 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工业企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而中小风能行业大部分企业仍沿袭传统的设计、加工方法,缺
乏先进的产品研发和制造手段,技术改造得不到相应的支持;资金问题制约着我国中小型风力发电产业的发展,政策不到位导致中小型风力发电产业的融资难;缺乏有效的投融资体制,中小型风力发电产业的规模40年来一直以小型化运作;风险投资一般看不上眼,金融机构没有兴趣,形不成一像样的市场。
  (六)产品品质仍待要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中小型风力发电系统的产品质量虽然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由于受传统的研究、设计、加工、市场销售等某些思潮的影响,某些产品质量仍满足不了市场要求,特别是风轮叶片生产少有比较完善的生产流水线,整机产品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仍显得比较脆弱,其品质仍待要进一步提高。
  (七)宣传力度不足,市场监管力度不大,缺乏售后服务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上海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全文
阅读下文 >> 2010-2011湖南省已建成风电场装机明细统计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data/show.php?itemid=14862&page=7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查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