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谈技术 >其他部件 > 滩涂、软土地基上风电机组基础选型与设计

滩涂、软土地基上风电机组基础选型与设计

2012-08-17 来源:《风能》 浏览数:1400

  4 风电机组塔架基础设计方案
  4.1 基础选型
  第①层为围海填土,层厚1.90~5.60m,工程性能较差,固结未完成,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 太小,直桩的水平承载力偏小,其承载力和变形不能满足结构要求。故本工程不宜采用天然地基及纯直桩基础,而由斜桩、直桩及承台组成的独立桩基础具有承载力高,沉降小且均匀、抗震性能好等特点,能够较好地承受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及由风电机组产生的振动或动力作用。基于以上考虑,本工程部分风电机组塔架基础采用斜桩、垂直桩组合桩基础。
  4.2 桩型选择
  风电机组塔架基础的受力特征为:受竖向、水平、弯矩及扭矩荷载等联合作用,且水平荷载起控制作用。斜桩、垂直桩及承台组合独立基础结构采用基桩与承台底板为整体连接;桩的材料、截面型式、大小、长度、垂直桩与斜桩的比例及斜桩倾斜度主要由水平荷载、垂直力、弯矩、扭矩、水平承载力、水平变位、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桩轴向承载力、地基沉降及桩的结构抗力确定。
  本工程为低承台桩基结构,可供选择的桩型有三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钢桩和钻孔灌注桩。
  钢桩适应性强成本高、钻孔灌注桩斜桩施工时下钢筋笼控制难度加大,成本增加,对于本工程没必要,根据场地地质条件,通过选择合适的打桩设备、合理的打桩顺序及施工工艺,沉桩是可行的,所以本工程风电机组塔架基础采用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 桩),桩身直径为800mm。
  4.3 持力层选择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第⑦ -1 层为,埋藏适中,层位较稳定,工程性能较好,综合考虑土层力学性状、上部荷载及风电机组对变形的要求,选第⑦ -1 层粘质粉土作PHC 管桩基础的持力层。
  4.4 桩基布置
  针对本工程的地质条件,为说明斜、垂直桩组合方案的效果,考虑桩的长径比等限制条件,风电机组塔架基础基桩布置有如下两种形式。
  (1)纯垂直桩方案:风电机组塔架基础承台采用现浇C40钢筋混凝土承台型式,承台高度为3.2m,分上、中、下三节,上节为直径8m、高0.7m 的圆柱体,下节为直径17m、高1.80m的圆柱体,中节为以上下圆柱体截面为底的圆台体,高0.7m,承台顶面高于周围地面约0.5m。承台下
桩基础采用直径φ800mm,L=42m 的AB 型PHC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分别沿半径7.6m 的圆周布置16 根,沿半径4.5m的圆周布置4 根,每台风电机组共布置20 根AB 型PHC 管桩。为防止施工时基础环下沉变形,沿半径2.1m 的圆周基础环下布置3 根,直径φ800mm,L=10m的AB 型PHC 管桩。其布置详见图1。

图1 垂直桩模型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高性能氟碳涂料在风电领域的应用
阅读下文 >> 风电机组结构抗震研究现状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tech/show.php?itemid=13672&page=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