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方案适用于地调/县对区域所辖新能源场站、分布式电源、微电网的并网调度管理,新能源并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计算机硬件设备主要部署在安全I区、安全II区、安全III区,满足《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对系统部署的安全管理要求。
本应用方案系统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
如上图,系统由新能源主站(监控中心、集中功率预测中心、应用服务中心),新能源子站、分布式能源并网监控终端或发电并网接口一体化装置和通信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新能源主站监控中心部署在安全I区,硬件设备由2台数据服务器、1调度监控工作站、I区交换机等组成,通过服务器接入电网的新能源场站、微电网、分布式能源电源并网点电气实时信息,经校验和处理后存储监控中心数据库,同时系统与调度自动化系统(EMS)、配电自动化系统(DAS)进行数据交互的接口,完成新能源日前发电计划曲线上报,以及接收EMS有功功率、无功/电压控制曲线及调度协调控制指令。监控中心经防火墙,与II区集中预测中心进行数据交互的接口,转发各子站、并网点的实际功率、运行数据、实测气象等数据,并接收集中预测中心的功率预测结果数据。
新能源集中预测中心部署在安全II区,硬件设备由2台数据及应用服务器、2台功率预测服务器、2台调度管理工作站、II区交换机等组成。以分布式区域数值天气预报、区域地形地貌、区域实测气象、区域各个并网点的输出功率历史数据等数据,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建模技术建立解决不同电源方式、不同地形地貌的发电功率预测模型,进行该区域的产站、分布式及微电网并网点的短期、超短功率预测。同时接收所辖区域内各个子站短期功率预测、超短功率预测结果数据,并负责结合区域用电负荷预测和光伏站发电功率预测,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建立自动化模型,对区域的等值负荷预测进行评估,输出基于新能源发电波动性的等值负荷预测结果,然后通过防火墙发送至I区。
基于监控中心和集中预测中心的数据发布,系统在III区建设的WEB应用服务中心,硬件设备由1台数据采集服务器、1台WEB应用服务器、III区交换机等组成。提供各个子站运行监视、发电信息统计、未来发电功率预测曲线和数据查看、查询等一系列功能,供各个子站管理人员通过服务用户名及密码查看自己电站运行情况、历史发电功率及电量、未来发电功率预测、天气预报和实测气象等信息。同时应用服务中心还负责接收区域及区域各个子站数值天气预报然后通过隔离装置发送至II区,并汇总分布式电源通过无线公网上送的数据,然后通过隔离装置发送至II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