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涂料与涂装防护研究室,记者看到刷在叶片上的“永新”风电涂料好比塑料膜,可以承受大力度的拉伸,甚至在超低温下遇水不结冰。
西北永新化工的总经理文立新向记者娓娓道来,揭开了国产“黄金甲”的神秘面纱:“风电涂料不是单一产品,塔筒穿什么、叶片涂什么,齿轮箱如何保护,这里面处处有学问,包含整个涂料产品和服务体系。”
据介绍:要给风电巨人穿上“黄金甲”,关键在于为风电装备提供系统化的技术支撑和涂料防护保护,能够完整解决腐蚀环境分析、涂装保护效果监测、涂料品种推荐和涂料体系设计等等全套技术难题。
在塔筒(架)方面,“永新”形成了适用于海洋气候和内陆风沙寒旱不同气候环境的配套产品,漆膜耐紫外线、抗风沙侵蚀,防腐性能优异,可实现低温固化;在叶片方面:采用了以改性技术为基础的高固体分涂料,漆膜丰满附着力强、柔韧性好,具有优良的耐候、耐风沙磨蚀、耐油性以及较好的防结冰性能;甚至考虑到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永新”还为风电的齿轮箱内外壁和钢筋、混凝土设计了特殊的防腐涂料。
目前,“永新”已经完成了通用塔架涂料定型和叶片涂料设计、试验、鉴定及试验性推广等工作,“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完备的产品体系,同时,针对机组不同部位的运行环境要求,形成了风电设施整体涂装系列产品及涂装方案。
国货自强急盼“反壁垒”
保守估计,未来10年我国将有1亿多千瓦的装机计划,以目前1.5MW的主流机组预计,需要叶片涂料约2万吨,塔筒涂料约8万~9万吨,但这么大的涂料市场,国货却只能徘徊在门外。
早在10年前就开始了风电涂料的开发和应用,又最早扛起了风电涂料国产化的大旗,性能更适合中国环境,本土化的“永新”风电涂料,目前却难以大规模进入国内风电建设市场。其原因在于,国外企业在将风电技术输送到国内的时候,已经通过所谓的战略合作而悄悄设定了“壁垒”。
由于中国的风电技术大多都从国外引进,在产品的设计和招标中就已经指定了某某国外品牌涂料产品,这帮助部分国际大牌筑起了“贸易壁垒”,它们即使性能一般,也能牢牢把持中国市场。加上,部分国内的风电投资商盲目迷信“洋货”,导致了国产品牌屡屡受挫。
“对抗壁垒的办法,就是用国产标准反壁垒。”据西北永新化工营销中心市场部部长田兆会介绍,目前,中国涂料工业协会等部门正在依据“永新”涂料在西北戈壁地区探索出的技术成果等,推动风电涂料标准的制定工作。
用田兆会的话说,标准出台后任何企业、任何产品,不论洋品牌还是国产品牌都可以站在一起公平竞争。
据悉,风电企业对风电涂料国产化工作也极为关注。中国风电装备研发制造龙头企业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曾明确表态:一定要让中国人的风电设备用上中国人的涂料!
目前海装风电已开始使用“永新”风电涂料,金风科技已经完成“永新”风电涂料的各项考察、测试;华锐风电、东方电气及中复连众、中航惠腾、中科宇能、中材科技、重庆通用等知名风电企业,也正在与西北永新密切接触,谋求合作发展的机会,风电巨人尽带国产“黄金甲”为时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