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看资讯 >企业动态 > 华锐风电:引领中国风电辉煌

华锐风电:引领中国风电辉煌

2011-01-1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浏览数:787

  在风电整机领域,华锐算是后来者,至今成立5年,已位列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并申请上市成功过会,华锐创造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奇迹,震惊国内外。
  回顾华锐的成功历程,从下决心做风电到技术路线选择、开发兆瓦级风机、接手我国首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确定薄利多销战略、广为招募英才,几乎在每个关键点,华锐都做出了及时而正确的决策。这个后来者,凭实力超越并正在继续甩开竞争对手。
  华锐在技术密集的风电设备制造领域中树立了中国典范,其模式也许不能复制,但其成功经验值得中国装备制造业同行汲取。
  艰难起家 扎实打基础
  华锐风电虽表面上背靠老国企大连重工,初创时却几乎是白手起家。当时的大连重工在国企中效益不算突出,看好风电设备制造前景,可手头并不宽裕,70%甚至更多的原始投资需要华锐风电自行筹备。
  2003年,中国的风电整机行业是外资巨头们的天下,市场占有率高达80%,剩下的两成被十多家国内企业瓜分。更为糟糕的是,中国制造不要说核心技术,就连合格的零部件供应商都很难找到,像“瓦轴”这样历史悠久的轴承制造商根本就没有碰过风电轴承。
  华锐风电技术总监陈党慧回忆说:“我们考察了当时所有的技术路线,包括直驱永磁、直驱励磁、半直驱、双馈甚至垂直轴风机,最终选择双馈。选择的基本原则是技术成熟、市场认可,并结合考虑成本、产业链完善以及大连重工的历史传统。结果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华锐选择齿轮箱技术路线并不只是简单地考察技术本身,市场趋势、占有率、供应商、成本、大连重工的优势等都很重要,成熟的齿轮箱风机为华锐快速攻城略地奠定了基础,金风科技的直驱永磁由于需要攻克一些技术难题,落后了华锐一拍。
  各项工作齐头并进,齿轮箱风机定下来后,就得找合格的零部件供应商,当时没有几家供应商会做风机零部件,和华锐一样都是从零开始。华锐对供应商说:“生产风机零部件不知道能不能赚钱,是机遇也有风险,华锐无法给你承诺。”最终,看好风电和华锐的供应商与华锐达成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战略同盟。有供应商回忆当时的情形:“与华锐合作是对了,当时要是没合作现在都来不及了。”
  经过两年时间,华锐风电为日后的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大地上悄然诞生了日后的风电冠军。
  抓提前量 打市场空白
  2006年华锐入行的时候,千瓦级风机(如600千瓦、750千瓦)占据市场主流,由于这种产品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供不应求,当时千瓦级风机为整机企业创造了高额利润,2007年时单位价格可以卖到6200元/千瓦甚至更高(而今的1.5兆瓦风机平均价格为4000元/千瓦),风机的升级换代自然少有人问津。
  华锐放弃了生产千瓦级风机的打算,直接从德国引进更高级别的兆瓦级,由此带来的结果是,2006年6月华锐出产了中国第一台国产化1.5兆瓦风电机组,2007年生产1.5兆瓦风电机组500台,4月中国第一个国产化兆瓦级风电场 ——华能威海一期13台风电机组一次性通过预验收。
  华锐风电兆瓦级机组的率先出产使其迅速获得了大块市场份额,而国内其他企业的第一台1.5兆瓦机组晚了一年多,在2007年底才出产,于是众厂商也只能眼看华锐迅速占领市场。2008年,华锐生产出中国第一台自主知识产权3兆瓦机组出产;12月,中国第一台海上3兆瓦机组也在华锐问世;2010年10月12日,中国第一台有自主知识产权、单机容量最大的5兆瓦风电机组,又诞生在华锐总装厂。
  2007年,上海市下决心赶在世博前搞中国第一个海上风电示范工程——东海大桥风电场,安装34台3兆瓦的风机,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海上风电、3兆瓦,风电界人士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毕竟,中国刚刚做陆上风电没几年, 2007年前,只有华锐风电出产了兆瓦级风机,也只是1.5兆瓦级,这么早就涉足如一张白纸的海上风电,行业专家纷纷表示国内企业不可能做成。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Nordex中国首台N90/2500风机在张北吊装成功
阅读下文 >> 华锐风电将携千亿市值上市 风机行业步入变局之年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news/show.php?itemid=8275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