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投产活动在吉林白城举行。
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胡玉亭出席活动并宣布大安项目投产,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鲁俊岭,国家电投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出席活动并致辞,国家电投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国务院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同志,吉林省政府秘书长刘伟出席活动,国家电投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刘丰主持活动。
鲁俊岭在致辞中代表国家能源局,向大安项目投产表示祝贺。鲁俊岭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大安项目的顺利成功投产具有标志性意义,为我国加快发展氢能及绿色燃料产业,充分发挥区域能源资源优势,统筹氢能一体化开发应用等提供了吉林模式和央企样板。
刘明胜感谢国家有关部委,吉林省委、省政府,白城市委、市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国家电投集团大安项目的关心、支持与帮助。
刘明胜表示,国家电投集团将坚定不移扎根吉林、投资吉林、服务吉林,以大安项目投产为新的起点,继续锚定绿色发展,持续深化央地合作,坚持筑牢民生根基,奋力谱写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家部委及东北能监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有关负责同志;吉林省有关部门和白城市、大安市负责同志;国网吉林电力、中国石油、中远海运集团、法电中国、日本伊藤忠商事、荷兰孚宝、再生绿氢、法国必维、中交资本、长江证券等企业代表;国家电投集团办公室、战发部、科数部、战新产业部,吉电股份有关人员及媒体记者参加活动。
根据报道,国家电投集团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首创“绿氨规模、混合制氢规模、直流微网和固态储氢”等四项“全球之最”,标志着中国在绿色氢基能源领域实现历史性跨越,为世界能源转型贡献“中国动力”。
投产前夕,作为国家电投集团全球唯一绿色氢基能源平台的吉电股份在与欧洲、日韩等多家企业签署销售协议的基础上,分别与法电中国、中国石油国际事业公司、日本伊藤忠和荷兰孚宝等多家国内外企业签署合作协议,首批绿氨于投产之日正式发往下游应用市场,实现绿氨产品向国际市场拓展。
作为国家清洁低碳氢能示范工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百大工程,项目于2023年5月开工,新能源装机800兆瓦(风电700兆瓦,光伏100兆瓦),年制绿氢3.2万吨,绿氢制绿氨18万吨。投产后,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65万吨,节约标煤约23万吨,相当于可抵消近50万户普通家庭一年生活用电产生的碳排放。
项目创新采用“绿氢消纳绿电、绿氨消纳绿氢、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全产业链设计思路,已取得1项发明专利和33项实用新型专利,并实现多项重大技术突破,其最显著的亮点在于创造了四项全球之最——全球最大规模的一次性投产绿色合成氨单体项目,建成一套18万吨/年合成氨装置,成功实现从电到氢再到氨的全产业链贯通,为新能源发电就地转化提供了新的路径;全球最大规模的碱液与PEM混合电解水制氢,36000标方/小时的碱液制氢与9600标方/小时的PEM制氢设备实现了双技术路线耦合,兼顾规模化与灵活性,构建组合优势;全球最大规模的直流微电网制氢,攻克直流离网制氢关键技术及装备国产化难题,实现40兆瓦新能源发电直供制氢,探索风光离网制氢新模式;全球最大规模的固态储氢,建设48000立方米固态储氢装置,验证固态储氢在可再生能源制氢领域的可行性,助力破解氢气储存难题。
不仅如此,项目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氢-化”全流程柔性控制系统,通过智能化“源荷互动”机制,破解风光发电波动性与合成氨生产稳定性的匹配难题,在一体化调度、集群控制等方面完成工业化实践,探索出工业生产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