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明认为,在选择用于风机与风机之间连接或汇流用的海底光电复合缆时,应考虑穿管或曝露在阳光下等环境条件引起电缆负荷损失的影响,以及大长度海底电缆长距离传输时的电压降对系统的稳定性和无功功率增加对系统经济性的影响。在假定环境条件下35kV光电复合缆的部分计算参数,可供风场设计人员在选择海缆时初步参考。因各风场对海缆的结构要求和环境条件有所不同,确定电缆经济截面前风电场设计单位可向海缆设计人员咨询更具有参考价值的海缆计算参数。
海底光电复合缆中光单元的主要作用是作为连接风力发电机组与主控制室的信息通道。风机的通讯口与中央控制计算机及其它风机通过光缆联接。安装在中央控制室计算机上的风场管理软件,在线采集各风机运行参数,对整个风机群进行远程监控,实施正常操作、调节和保护,主要控制单元有正常运行控制、阵风控制、最佳运行控制、安全保护控制等等,从而完成机组的智能化自动控制、监测和远程通讯等控制功能。
光纤单元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是可以根据光纤的应力应变特性,采用光纤应变测量分析仪,测量海底电缆在敷设和运行过程中光纤的应力应变情况,对海缆的性能和状态做到有效控制,为海底电缆的制造、施工和维护提供准确的数据,对海底电缆的生产与使用进行有效的监护。
《论文》最后指出,海上风电的建设在我国沿海地区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尤其是近海及潮间带风电,为我国寻找新能源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海底光电复合缆在海上风电场的应用在我国还刚刚起步,海底光电复合缆的设计和制造历史较短,对海缆的结构形式、材料选择和应用方面的研究还不充分。对于海底光电复合缆产业发展,需要同时具备海底电缆和海底光缆的装备基础和技术基础,复合要求极其高。通过我国已有海上风电工程应用实践,需要不断总结海缆在设计、施工、维护和运行方面的经验,根据海缆的运行环境条件和对海缆电气、机械性能方面不同要求,合理选择海缆类型、规格,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经济、合理,降低风电场投资成本,使海底光电复合缆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发挥更重要作用,推动我国的新能源战略和低碳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
2010学术年会及委员会议主要内容:包括:核电、风电、太阳能电等新能源工程及装备用电线电缆的设计、研究、材料、工艺、设备、检测、试验、标准、应用等相关新技术;新能源工程及装备的技术与市场发展及其对电线电缆的需求等。
中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李海泉、总工程师谢书鸿、中天科技装备电缆有限公司金晨工程师等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