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看资讯 >其他消息 > 访谈|秦海岩:“双碳”目标下,中国风能产业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访谈|秦海岩:“双碳”目标下,中国风能产业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2021-08-11 来源:保尔森基金会 浏览数:1611

保尔森基金会绿色金融中心推出“对话绿色金融”访谈系列,携手全球绿色金融业界领袖,共同探讨绿色金融主流化的具体挑战,提高国际资本市场对绿色金融的认识。2021年,绿色金融中心特设立“碳达峰碳中和投融资实践及展望”专题访谈系列,邀请来自全球业界的专家深入探讨金融及各产业部门的碳达峰碳中和投融资实践,并对未来进行展望,希望他们的真知灼见能启发更多的创新思考。

  保尔森基金会绿色金融中心推出“对话绿色金融”访谈系列,携手全球绿色金融业界领袖,共同探讨绿色金融主流化的具体挑战,提高国际资本市场对绿色金融的认识。2021年,绿色金融中心特设立“碳达峰碳中和投融资实践及展望”专题访谈系列,邀请来自全球业界的专家深入探讨金融及各产业部门的碳达峰碳中和投融资实践,并对未来进行展望,希望他们的真知灼见能启发更多的创新思考。
 
  秦海岩
 
  世界风能协会(WWEA)副主席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秘书长
 
  秦海岩现任世界风能协会(WWEA)副主席、国际电工委员会可再生能源认证体系(IECRE)副主席、全球风能组织(GWO)执委、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秘书长、国家海上风电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北京鉴衡认证中心(CGC)主任。
 
  在全国风力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担任委员,并作为独立专家受聘于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世界银行(WB)等多个国际组织。深度参与我国《可再生能源法》以及“十三五”、“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等重大政策制修订工作。
 
  Q&A:作为中国风能产业主要的官方行业协会、对外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的窗口,风能专委会具体在哪些方向开展工作,助力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答|一是成立相关工作组,破解行业发展中的关键阻碍。在2020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风能专委会联合全球400余家风能企业发布了《风能北京宣言》,围绕进一步加快全球风电发展发出了设定支撑碳中和目标的产业发展规划、依法建设良好产业政策环境、将风电打造成绿色复苏新动能、推动电力消费侧的绿色革命、建立更加紧密的国际合作机制等五点倡议,并提出“‘十四五’期间年均新增装机5000万千瓦以上,2025年后中国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应不低于6000万千瓦,到2030年累计至少达到8亿千瓦,到2060年累计至少达到30亿千瓦”的目标。在“北京宣言”框架下,风能专委会联合企业、科研机构成立了生态环境、土地政策、海上风电等方面的多个工作组,旨在采取具体行动破除风电发展中存在的各类阻碍,确保上述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是发挥行业智库作用,服务政府科学决策。风能专委会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政策法规和发展规划的制(修)订,以及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咨询,为国家和地方政策提供前期研究和技术支撑。比如,经过与主要风电企业座谈沟通,收集整理来自各方的意见,提出了关于“十四五”风电发展的建议。
 
  三是开展产业研究,提供深度咨询。比如,风能专委会牵头国家能源局“风电机组退役及更新管理政策研究”,调研国内外风电机组退役和更新的政策体系,分析全国风电市场及机组退役空间,探讨风电机组退役、更新、技改、延寿的技术和政策难点,旨在解决大规模退役机组及配套设施处理的技术、经济和环保等问题;参与“可再生能源电力后补贴时代政策机制框架研究”课题项目,提出了国家补贴停止后支持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体系的相关建议。
 
  四是组织科普宣传活动,传递低碳绿色发展理念。近些年,风能专委会形成了以风能摄影大赛、最美风电场采风以及大、中、小学生科普讲座等定期举办的特色科普宣传活动,还围绕传播科学家精神、建立科普教育基地、开发原创科普产品、组织创新性科普活动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Q&A: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在“十三五”期间形成了一条覆盖风电开发建设、设备制造、技术研发、检测认证、配套服务的成熟产业链。而在“十四五”期间,风电各环节的技术仍然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您觉得风电产业未来最值得关注的技术创新方向有哪些?(请列举三个)
 
  答|一是共性技术方面的研发。“十四五”期间,推动基础材料、关键工艺、核心部件等方面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是风电行业通过进一步技术创新来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核心路径。关键共性技术能够为某一领域技术发展或新产品开发提供支撑,是整个产业进步和创新的基础,对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产业质量、生产效率有很强的带动作用。为此,需要国家加大对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支持,使有限资金在具有战略意义的共性技术上发挥更大价值。同时,应加快公共技术研发试验平台建设,可由第三方中立机构牵头,企业共同参与,以国家投资为主、企业集资为辅的方式,建设起传动系统、叶片、轴承等研发试验平台。
 
  二是机组大型化方面的创新。对于风电而言,无论是机组容量,还是叶片,一直朝着更大、更长的方向发展。目前,我国风电机组最大单机容量已经达到11兆瓦,最长叶片的长度达到107米。应用更大的风电机组,有效提高了风能利用效率,并大幅降低初始投资、安装施工成本、运维成本等,由此带动度电成本持续下降。风电度电成本的下降最主要的贡献来自于发电能力和效率的提升,而不仅是造价的下降。最新的风轮叶片直径已经突破200米,可以预计未来3~5年,度电成本可以再降一半。西北部风能资源好的地区,现在大概为0.3元/千瓦时,5年后将降到0.15元/千瓦时。中东南部现在为0.4元/千瓦时,5年内会降到0.2元/千瓦时。近海风电的度电成本将在5年内降到0.4~0.5元/千瓦时,远海风电的度电成本将在8年左右降到0.4~0.5元/千瓦时。这还没有包括机组可靠性和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技术应用带来的叠加提升效应。
 
  三是智能化、数字化应用方面的创新。近年来,新一代信息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风电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智能化、互联化成为风电产业的重要特征。
 
  在选址环节,基于高精度风电场功率预测微观选址技术、大数据中的尺度建模技术和卫星遥感的物理建模技术,智慧选址模式正在逐步取代费时、低效的传统方式。
 
  在运行中,借助现有技术,通过感知并预测所处环境变化,系统能够自动采取不同控制策略,做到降载增寿,提高发电效率。在运维环节,通过在风电场安装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并结合资产完整性管理理念,故障维修已经从事后转向事前,并在运维方案定制和成本优化方面开始发挥作用。未来,更广泛的监测传感、物联技术应用以及建模仿真能力提升,将逐步促成数字孪生技术的实现,让风电资产的运营和改造从中受益,这有赖于监测技术和经济性评价方法的进步。
 
  此外,通过数字化信息整合行业资源、改变产业链互动和资源调配方式,将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这需要行业重新审视,并改变现有的合作模式。
 
  Q&A:风电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主力军,“双碳”目标对于风电产业无疑是重大机遇,在此高速发展的机遇期,您觉得中国风电产业仍将面临哪些困难或挑战?(请列举三个)
 
  答|第一个挑战是,开发规模如何保证,开发空间如何布局。“十四五”期间,风电要实现每年5000万千瓦以上的新增装机,但如何布局开发空间是最大的问题。解决不好,产业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快速增长。为此,“三北”“中东南部”“海上”,“三驾马车”缺一不可。
 
  “三北”地区风电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送出和消纳。“十四五”,对于“三北”地区来说,面对更大的装机规模,依靠特高压外送难以在短期内解决风电消纳问题。而逐步压低火电厂,尤其是自备电厂的发电量,将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伴随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加快碳减排进程,今后每个企业在发展中,都需要将“碳”作为重要的考量。而风电既是零碳的,也将成为最便宜的电力。这种稀缺资源,可以吸引对低价、清洁电力需求量大的产业向“三北”地区转移。“三北”地区应当立足于将风电零碳便宜的“价格洼地”,转变成工业企业的“价值高地”。
 
  中东南部风电发展的最大症结在于开发建设用地方面的束缚。风电是最节地的发电技术。现在广泛使用的圆锥塔筒,地下基础部分深埋至少2米,不会影响耕种,而露出地面的承台部分占地不到100平方米。以5MW机组为例,开发1亿千瓦装机需安装2万台机组,占地200万平方米,即3000亩,占地非常少。现在,风电用地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希望国家能够给予更为灵活、更具弹性的用地政策。风电凭借经济性高、占地少、环境友好等优势,可以助力乡村振兴。接下来,我们应推动在更多村庄安装风电机组,以此盘活乡村的土地资源、旅游资源、产业资源以及农村集体性资产。
 
  海上风电“国补”取消后,产业怎么走?当下,海上风电还不具备平价上网的条件,仍需政府提供适当的支持,助推其在未来三年内过渡到平价上网。目前,仅有广东提出了地方补贴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希望中央和沿海省份能够出台扶持政策:加强统筹规划,坚持集中连片开发,单体项目规模应不低于100万千瓦;送出系统工程由电网负责投资,成本纳入输配电价;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重点产品与项目的开发,实现跨越式创新;成立海上风电发展促进基金,推动项目长期贷款利率降至3%以下。
 
  第二个挑战是,如何构建优胜劣汰、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市场竞争秩序。当前,行业中出现了一个不好的势头——设备“价格战”。如果大家的竞争是基于质量技术标准,在一个基准线上进行价格比拼,显然无可厚非。最怕的是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乱象,质量和可靠性一定是行业发展的底线。
 
  第三个挑战是,走向100%可再生能源后,电力系统怎么办?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意味着风、光在未来电力系统中的占比将高于80%,甚至达到100%,这对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此,首先需要加强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大跨省区的联络线路建设,提高跨省区的电力交换交易能力;二是提高配电网的智能化水平,整合分布式电源、储能、负荷等资源,进行协同化运行控制和市场交易。
 
  其次应当加快灵活性电源建设。一方面,充分利用电力系统内传统电源的灵活性资源;另一方面,发挥各类储能技术的优势来满足不同时间尺度上的调度需求。
 
  此外,还需建立适应新能源大规模并网需要的市场化机制。借助能源互联网技术构建下一代智能电力系统,电力能够按照市场需求实时定价,从而回归真正商品属性,价格将取代频率成为调节供需平衡的有效信号,从之前的供应按需求调整变为需求“随风而舞”“随光而动”。
 
  Q&A:绿色金融的发展对于推动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绿色金融工具如何能更好地支持风电产业发展?可能面临怎样的挑战?请您举两个例子说明。
 
  答|伴随着开发的大幅提速,可再生能源对资金的需求会非常大。然而,传统金融机构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收益和风险认识不足,双方存在很大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可再生能源项目融资成本高。突破可再生能源的融资瓶颈,一是要靠政府引导和激励,二是靠市场化的金融创新。
 
  政府的引导和激励是可再生能源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政策工具,具体手段和措施包括:激励政策,如固定电价、全额保障性收购等;财政资金直接支持,如科研、示范项目的资金支持;财税政策,如减免各种税收等;政府或国际组织设立各种基金,提供低成本融资支持,如建立丝路基金、气候基金、全球环境基金等;开发性金融和区域性金融创新,如扩大亚开行、亚投行等机构对可再生能源的关注。此外,还包括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新能源开发建设等多种方式。目前,国家正在积极推进这方面的工作。2021年6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工作的通知》,将风电等能源类基础设施纳入REITs试点项目申报范围内。这有助于吸引社会资本为风电行业投入权益资金,盘活存量资产,将回收资金作为资本金投入新一轮风电行业建设中,会有效提高风电企业的再投资能力,为风电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市场化金融创新是支撑可再生能源长远发展的内生力量。此类工具更加丰富多元,可塑性和市场适应性强,具体形式包括绿色债券、互联网金融、众筹保险资金、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产业投资基金、碳融资、BOT以及PPP等。
 
  最后,要消除金融界和可再生能源产业界的信息不对称状况,构建一个成熟的产业生态系统,关键的措施是建立统一的项目评价标准,使项目的风险和收益透明化、公开化。
阅读上文 >> 天津2021年7.24GW风、光项目名单: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华电位列TOP3,年底并网2.5GW
阅读下文 >> 中国海上风电“新人”巨资收购欧洲风电巨头二手船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news/show.php?itemid=63398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