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电竞价平价时代开启之时,正是整个工业原材料成本处在不断高企的时段,到目前国内风机原材料涨价超过20%。这种情况,设备厂商只能承受,更坏的情形是,风电行业在价格竞争方面不理性,低价导致的恶性竞争有失控的风险。田庆军将此视为行业转型之际的阵痛,整机厂商必须坚守行业底线,勇于承担行业转型的压力和重担,与行业一起度过这段艰难的岁月。“当开发商把成本压力传递给我们的时候,我们很难传递下去,只能自己消化掉,建议整个产业链必须面对现实,共同分担整机商应当承担的成本压力。”田庆军表示,“关键时刻,作为整机厂商,面对当前甚至一段时间的困难期,远景能源只能是砥砺前行,继续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用适合和引领市场的技术成果改变当前的局面,为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对于业界关注的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有两方面的利好出现,一方面是电力体制改革的呼声和行动比以往强烈,也有进程加快的迹象,这为整机厂商的坚守行业底线和价值注入了信心;另一方面是政策利好,《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及考核办法(征求意见稿)》已经接连出了两稿,历时多年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有望尘埃落定,这必将进一步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尤其利好度电成本占优的风电。
田庆军希望配额制的出台能真正落到实处,继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整个风电行业才能健康有序发展。他相信,随着电力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市场化交易规模的持续扩大,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风机接入电网,那时便是风电真正的春天。实际上,深化电力体制改也为新技术应用提供了更好的场景。比如用能源物联网技术来解决分布式风电面临的调度问题,还可以为电网提供调频增值服务。
电力体制的改革,关乎着风电乃至整个可再生能源未来发展的命运。田庆军强调,通过政策和流程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合作模式的创新,让可再生能源产业链优化升级,以支撑可再生能源持续前行。田庆军认为,随着电力体制改革推进,未来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源结构的调整以及电力供需关系的平衡都有望解决,届时绿色能源将成为社会的主流能源。
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议贺信中强调,能源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领域。当前世界能源正发生复杂变化,而能源领域合作将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优化、机遇共享,是中国风电国际化的最好路径。
随着全球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共识不断增强,风电未来将在“一带一路”国家能源电力系统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目前全球大部分国家还处在风电发展初期,很多国家还没有风电,全球风电装机前十名国家中除中国、印度和巴西外,全部为欧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风电发展的空间巨大。据统计,东南亚五分之一的人口还严重缺电,未来电力需求不可限量,仅越南一个国家未来几年就有500万千瓦以上的风电装机需求,这也为中国风电走出去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作为中国风电企业的龙头企业,远景能源有义务将自己成熟领先的技术和设备服务于“一带一路”国家,将绿色能源推向世界。田庆军强调,“用我们今天成熟的经验和技术,还有国内强大的设计规划能力,帮助能源发展中国家少走弯路,快速进入能源强国,这是中国‘一带一路’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整个行业价值创造和使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