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看资讯 >企业动态 > 西门子-歌美飒的质量观

西门子-歌美飒的质量观

2017-09-29 来源:《风能》 浏览数:613


  
  2运维:
  
  经验和技术,一个都不能少
  
  如何评判一家风电企业的运维实力?简单来说,就是经验和技术两个维度。
  
  西门子—歌美飒有着超过20 年的风电机组研发、制造经验,为分布于7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5200 万千瓦项目提供了长期运维服务,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公开资料显示,这家企业的机组曾在福建大蚶山风电场(年平均风速8 米/ 秒)创造过年等效利用小时数高达4400 小时的佳绩,并且进入中国以来,其运维中基本没有发生过严重事故,甚至连续多年未出现任何小的损伤。
  
  这一切得益于西门子—歌美飒凭借丰富实践经验和大量技术创新所构建的多元与高效运维服务模式。
  
  运用经验不断优化管理模式
  
  统计显示,截至今年6 月,西门子—歌美飒在中国运维着装机容量接近100 万千瓦的机组。这一规模在中国并不显得十分突出。然而,该公司在全球运维的机组装机量超过5200万千瓦,早已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工作管理模式,并且具有高度灵活性。
  
  据悉,这套体系主要由现场工作和后方支持两方面构成。前者包括完成定检消缺等日常工作,管理运行数据和配件库存,负责与客户进行信息交换等。后者则是通过专门设立的部门, 为现场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技术团队无法解决时,会寻求总部支持。
  
  记者注意到,在这体系中,有相当一部分工作是由分包商完成。
  
  “这实际上是欧洲风电运维的传统做法。比如一个5 万千瓦项目,我们通常配备4 个技术工程师,他们可能都来自分包商。在10万千瓦的风电场中,我们会安排一名自己的员工作为主管,负责日常工作。”西门子—歌美飒亚太区服务总监马优介绍道,“当然,如果业主有要求,我们也会增加自己员工的数量。”
  
  这种做法的优势在于,可以根据市场变化,更加机动地调整人员配置。
  
  然而,灵活的代价是管理难度的增加。对此,这家公司也有自己的一套应对办法。
  
  马优告诉记者,西门子—歌美飒会对分包商的员工进行统一培训。这些人在做现场工作时,需要严格遵守前者制定的流程。相关质量管理团队会定期到现场进行考核,如果运维情况与标准存在出入,就向对方发出偏差表,要求其在限定的时间内做出整改。
  
  并且每次操作完成后,包括机组属性、故障类型、处理过程和结果等在内的信息都会被录入专门的系统中。这样做,既可以使各项工作在后期具有可追溯性,也能够让分析人员从中总结出共性经验,进一步优化流程。
  
  安全则是西门子—歌美飒加强现场管理工作中的另一个重点。“我们将安全放在第一位。无论是自己的员工,还是分包商,都必须按照统一的欧洲标准进行安全和风险管控。”他强调。
  
  为此,该公司采取了多项措施。比如,定期培训考核,持证上岗,这是最基本的保障。此外,各项活动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要求被分门别类印刷成册,由员工随身携带。质检人员也会兼做一部分安全工作,每月对风电场排查安全隐患。员工年终奖的很大一部分更是直接与安全管理直接挂钩。
  
  除了人员管理,备件周转速度也是影响运维效率和成本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记者了解到,在全球范围内,西门子—歌美飒建立了基于SAP 系统的备件管理平台,可以在各国之间实现无缝对接。
  
  在中国,该公司则在天津基地建立了一个备件中心库,在一些比较有发展潜力、或是歌美飒机组装机容量超过50 万千瓦的地区,建有二级库。项目现场也会存放少量备件。三者之间通过软件系统相连。通过填写工单,现场运维中每使用一个备件,系统会自动扣除,并定期从二级库中调取。而当二级库中某种备件的库存值低于预设要求时,系统则会自动向中心库发送补货请求,从而使二级库的备件库存保持在合理水平。
  
  每年,西门子—歌美飒还会基于对上一年使用情况的分析,调整各类备件的备货量。
  
  应该说,这套管理体系经过多年的实践打磨,已经较为完善、高效。而西门子和歌美飒的强强联手,则有望让该系统迎来新一轮升级。“我们和西门子原来都有十分优秀和成熟的运维管理体系,但细节上毕竟存在一些差异。合并后,我们将对两者取长补短,使新体系更加严密,实现运维管理无死角。”马优表示。
  
  依托技术逐步创新服务方式
  
  对于运维而言,拼“人海战术”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成大势所趋。这一过程中,技术创新在提升运维效率,丰富服务方式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运维正在从事后向预防性转变。西门子—歌美飒也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
  
  据了解,该公司多年前就研发出振动预测系统。目前,其预测精度已经超过80%。
  
  在该系统中,研发人员基于机组各个核心部件的正常运行参数建立了模型。机组投运后,传感器在固定时间间隔内收集到的运行数据会被汇总到系统中,并与这个标准模型进行对比,从而预测某个部位的状态是否正常。
  
  2015 年,西门子—歌美飒还收购了一家专门做火车预防性维护的软件公司,希望借助它的专业技术实力,进一步提高系统的预测准确度。
  
  马优预测,“再过几年,我们完全可以做到远程分析问题,真正有需要时再派人过去。这也是我们积极开发高准确性预防性维护系统的主要原因之一。”
  
  除了软件系统,西门子—歌美飒还不断创新运维硬件工具。
  
  据马优透露,该公司目前正在开发用小型吊车更换大部件的工具系统,即将特殊设计的小型吊车安装在机舱上,通过它来更换叶片、发电机等大部件。
  
  “这种创新设计可以大幅节省运维成本,因为即使在路况较好的地区,用大型吊车进行大修,费用动辄就是二三十万元。在一些山区,尤其是小岛上,仅吊车的运费就会超过百万元。”他表示,“这套工具明年将会落地,我们先自己使用,如果客户有需求,我们也可以向他们提供这项服务。”
  
  技改则是更能考验企业综合实力的一项服务。尤其是从全球范围来看,随着一些早期机型投运超过十年,这一市场需求已经显现。西门子—歌美飒也在涉足相关业务,相继推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EnergyThrust 技术服务就是其中之一。它主要是通过技术手段改造一些项目,使发电量可以增加5% 左右。
  
  相关技术负责人告诉记者,该产品具有以下优势:首先,此项技术改造,已经由第三方认证,保证对机组的长期稳定运行没有不良影响。其次,会通过测算,向客户承诺一个最低增发目标。因此,这项服务可以为客户带来更多的效益。
  
  此外,西门子—歌美飒还针对早期的老机型推出了Life Extension 技改方案。“这项服务旨在通过深入的研究及不间断的监视机组机械部件的疲劳状态,再运用适当的技术改造及更新的维护方案,在控制维护成本的前提下,延长老旧机组的运行寿命,从而提高或者恢复这些项目的整体盈利能力。”马优解释道。
  
  从实施的情况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一个有趣的案例可以说明这一点。
  
  美国一个业主开发的项目用了某品牌的早期机组,长时间运行后,发电效率十分低,项目亏损严重。西门子—歌美飒收购该风电场后,对机组进行技术改造,不仅重新实现盈利,收益还直接翻番。后来,这个项目又被卖给了原来的业主。
  
  也正是基于对技改效果的自信,这家企业大胆创新商业模式,对希望通过技改提升项目盈利能力的业主并不要求一次性付款,而是采用额外发电量分成的方式,减少了业主的资金负担。
  
  “对于业主来说,这其实就相当于一个财务产品,而且它的风险成本很低。”马优补充道,“当然,这部分业务当下主要针对的是国外项目。在中国,老旧风电机组很少,可能还需要10 年才能形成一定的市场需求。”
阅读上文 >> 备战上市!三峡新能源拟出让30%股权引入投资者
阅读下文 >> 上海电气联手百度云ABC技术助力海上风电运维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news/show.php?itemid=48926&page=3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