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看资讯 >海上风电 > 克服三难!浙江首个海上风电项目首组风机承台施工完成

克服三难!浙江首个海上风电项目首组风机承台施工完成

2017-09-27 来源:中交三航 浏览数:3595


  
  第三难安全作业难
  
  由于施工区远离陆域,所有的施工材料、人员往来要依靠船舶运送,而且海域开阔,涌浪大、暗流多,导致海上作业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不怕,咱有妙招三“细”法,靠谱!话不多说,小编立刻、马上用文字带您领略三“细”精髓!
  
  细学
  
  借助每天的安全半小时抓牢、抓实安全教育。除了常规的海上施工安全常识的学习,结合施工实际,重点对“十不吊”内容进行学习培训,不仅是起重工种,受训面达到全员覆盖。增设“互动”环节,相互督促、检验所学知识点,如起重用的钢丝绳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更换、报废等等。
  
  方法的改变,效果立显。一次安装作业时,操作人员正准备启动吊笼,劳务工杨震发现吊笼钢丝绳有段已生锈还有断丝,他当即叫停,更换钢丝绳后再作业。虽然这样做会错过最佳施工时间,影响后续安装进度,但在安全学习教育过程中活生生的违规操作案例导致的安全事故,已深刻地印在他的脑子里,务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得到了提升。
  
  “以前是上面讲、下面听就好,只是学过。现在大不同,学完了,更要学懂。项目部真心为我们好,不学深刻不行”,劳务工杨震说。
  
  细作
  
  施工人员进入现场需乘坐交通船,但由于现场涌浪大,船舶上下起伏最大的达到3米,人员上下船时危险系数高。项目部精耕“细作”保安全,等交通船靠近大船后,用数根胳膊粗的麻绳与大船绑定,减小晃动幅度,等到波动减缓的瞬间快速上下船。
  
  项目部还根据潮水涨幅、船舶的高度和不同登船点设计爬梯,从最初的移动式到“工厂化”加工制作,再到设置扶手,方便人员上下攀扶,消除安全隐患的措施在逐步加强。同时强化细节控制,要求在上下船时空出双手,不在带缆绳的地方上下船,防止缆绳崩断发生意外。
  
  细防
  
  项目部为保证施工安全,在“防”上也是做足功课:
  
  邀请宁波大学海运学院专家进行海上安全作业、海上施工消防、海上求生、人身急救等进行系统的培训;在停靠船舶的浮码头设立门岗并配置门禁系统,建立人员出入码头登记花名册,每天对上下船人员登记,具体到人员姓名,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码等;建立微信群,及时掌握作业人员的数量及去向;每艘船舶都在鲜明位置张贴安全注意事项,时刻提醒“我要安全”;配备北斗智能终端系统,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双管齐下对进入现场施工的人员进行定位,精准掌握人员去向,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阅读上文 >> 中国海装3MW风电机组首批首台在渝下线 重庆离风电基地还有多远?
阅读下文 >> 明阳承办的全国风力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7年会暨标准审查会顺利召开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news/show.php?itemid=48913&page=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