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看资讯 >海外风电 > 国外厂家为啥千方百计地提高机组容量?

国外厂家为啥千方百计地提高机组容量?

2015-11-13 来源:风电峰观察 浏览数:502

上次给大家留了一个小问题:国外的厂家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要千方百计地提高机组容量?

 上次给大家留了一个小问题:国外的厂家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要千方百计地提高机组容量?
  背景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Vestas的V164从最初的7MW提高到了8MW;Siemens的SWT154则从最初的6MW提高到了7MW;最离谱的还是Enercon的E126,愣是把功率提高到了逆天的7.5MW(曾经还说过7.58MW);要知道,Gamesa的126可是2.5MW,但他家5MW机组的风轮直径已经达到了128米。这些国际一流厂家都是义无反顾地为了提高机组功率,不惜降低单位千瓦扫风面积。
  与这相对应的是国内的厂家都在千方百计地提高机组的单位千瓦扫风面积。以联合动力为例,1.5MW机组的风轮直径从最初的77、82,提高到86、93,甚至97;而2MW机组则从最初的96,提高到了105、115,甚至是121。
  中国国情?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差异呢?说来其实也简单,这就是中国特色的国情。
  这还真不是开玩笑。目前,国内风场建设的审批过程中,是会严格限制项目总容量的,由于历史原因,通常都以5万kW作为一个最小单位。在限定了风场容量之后,在一定的产业发展状况下,业主可选择机组通常是一定的,10年前是750kW左右的机组,最近5年则是1.5MW机组,最近1~2年则是2MW机组。在这样的情况下,业主主要会考虑把发电量提得越高越好,只有这样才能够尽可能地提高项目的投入产出比。
  而要达到提高发电量的目的,最直接的就是提高机组的单位千瓦扫风面积。
  接轨国际行不通
  国外的项目通常难在征地,而且对容量也没有太多的限制,所以通常所考虑的都是在特定的机位上提高风机的投入产出比。原来能立一台SWT154-6MW机组,但只需要花(相对)少量的钱对电气系统进行升级,其他部件略作改进,就能把容量提高到7MW,发电量提高15%,这效益简直是杠杠的,怎么算都是很划算的。
  但放到国内你试试,有总容量在那放着,你想在风轮直径不变的前提下把单机容量提高15%,机组数量就得降15%,最终硬生生把总扫风面积降下去15%,看那个业主还会买。而如果对已建成的项目这样做,看调度能饶了你不。(作者:盖峰)
 

【延伸阅读】

《风能发电系统 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一体化计算分析导则》国家标准启动会在北京顺

产业布局再添支点,东方电气集团两个风电基地相继投产 !

电气风电4月订单再破百万千瓦

一图看懂三一重能2024年年报

新疆能源集团新能源研究院承建的3.575万千瓦分散式风电首台风力发电机组吊装顺利完成

国内首台!15MW机组通过新国标故障穿越测试

“中天39”苍南项目告捷!创海上风电施工新标杆

咨询公司助力贵州金沙县岩孔风电项目首台机组成功并网

通能咨询江西棉船风电项目跨江放线工程顺利完成

16.2MW!国内陆上单机容量最大风电机组在农业集团成功吊装

粤电阳江青洲一、二海上风电场项目永久接入系统受电一次成功

中国水电四局首个海上风电施工总承包项目主体施工完成

四局装备首个海上风电施工总承包项目主体工程顺利完工

一航局大连市庄河海上风电场址V项目主体工程施工全部完成

16.2MW!国内陆上单机容量最大风电机组成功吊装

内蒙古华电火电灵活性改造察右中旗27.8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全部风电机组基础浇筑完成

内蒙古重点新能源风电项目首批机组并网

贵州兴仁市屯脚坪寨风电场首批机组并网发电

2025年一季度:我国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增长43.2%

全年发电超2亿度,金风机组在“超算”风电场高效运行

标签:

机组 风电
阅读上文 >> 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参加李克强总理经济形势座谈会
阅读下文 >> CWP2015大会内容七:谈企业发展 促风电投资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news/show.php?itemid=38360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