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枚疾进的转型亟需巨额资金支撑。当经营上的“造血”功能大幅下降后,三一集团将目光投向了其他筹资途径。尽管挖掘机板块香港IPO计划受行业低迷及销售模式等原因影响,进展不顺,但去年12月,三一集团将其持有的三一重工1.5亿股和3亿股分别转让给上海朱雀投资和陈发树,获得资金31.5亿元;今年4月,三一集团再次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三一重工股票1.91亿股,套现19.31亿元;5月20日,三一重工发行45亿元可转债亦获得通过。
对于这些筹资行为,三一集团解释称,所获资金将致力于业务转型升级,主要用于民营银行筹备项目、机器人及智慧工厂研发项目、流程信息化提升项目等方面。

工程机械长期萎靡,三一重工等多家企业今年正抓紧布局军工产业。
工程机械企业加速布局“民参军”时代目前,军工领域开放、军工资产证券化等受到各界关注。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5月6日称,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京表示,军工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军转民”(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民参军”(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成效明显。
此前的4月16日,工信部发布《军民融合深度发展2015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启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2015专项行动,加大对“军转民”和“民参军”项目、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等的资金支持力度,引导更多社会资金进入军民融合发展领域,更好统筹军队建设和民用建设。
随后,申万宏源对“民参军”上市企业进行了调研,在其研究发布的系列报告中称,2015年是“民参军”未来黄金十年的元年,目前,“民参军” 已超过80家,主要涉及北斗产业链、导弹光电器件、新型材料、机电产品、航空航天配套、舰船配套装备、航空发动机新材料和通用航空等众多领域,包括银河电子、常发股份、海特高新、佳讯飞鸿、通达动力等企业。
在工程机械行业,除三一重工外,实际还有部分企业也将触角探向了“民参军”领域。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中联重科在军工产业已布局多年,其旗下多个实体(部门)具备军工生产资质,部分通过二级保密资格认证,已持续供应军工产品,涉及北斗导航、应急交通、海陆舰船等多个领域。2014年7月,国家应急交通运输装备工程技术中心分中心暨产业化基地落户中联重科,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院长纪海泉称,该基地将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长期来,徐工集团也参与了军工装备的研发与生产。在今年3月的徐工集团军品精益服务启动仪式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工程兵军事代表局局长尚高峰,工程兵军事代表局、驻蚌埠地区军代室等军方领导前往列席,其在军工领域的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山河智能董事长何清华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山河智能已具备军工生产资质,总装备部、总后勤部均有产品订单,“我们提供的不是通用产品,而是遥控智能化产品,还有一个重大型号项目,这个在民参军企业中是极少的。”
“‘民参军’是工程机械企业转型升级很好的一种路径选择,创新型、智慧型装备将成为未来军民结合产业发展中的蓝海。” 中联重科副总裁孙昌军说。
上市公司“参军”三模式
有媒体报道,今年以来已有包括恒天天鹅 (000687.SH)、东方通 (300379.SZ)、新研股份 (300159.SZ)、积成电子 (002339.SZ)等80多家公司跻身军工概念。
上市公司介入军工领域的主要路径有三类:
通过并购或者与科研院所合作快速获得的局部技术优势
新研股份、通达动力(002576.SZ)等公司,还有正在筹划重组的恒天天鹅、盛路通信(002446.SZ)均将通过收购军工企业进入军工领域。
获得军工保密资格或者军工订单
今年东方通、大港股份(002077.SZ)、中原内配(002448.SZ)获得军工保密资格,达刚路机(300103.SZ)、宗申动力(001696.SZ)等多家公司成为军队物资采购入库供应商。
通过设立军工产业基金的方式进行布局
积成电子、坚瑞消防(300116.SZ)、和晶科技(300279.SZ)均曾公告将设立军工产业基金,为公司在军工领域的产业发展寻找合适的投资及并购标的。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