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看资讯 >其他消息 > 金融支持风电行业喜中有忧

金融支持风电行业喜中有忧

2013-05-16 来源:金融时报 浏览数:858


  金融助力
  在记者采访期间,几乎所有人在谈及风电项目时都会提到前期投入大。那么前期投入到底有多大?
  上述财务人员表示,2006年一台丹麦维斯塔斯生产的V52-850KW LT型风力发电机组价格在千万元左右,目前价格有所回落,但也要几百万元。
  大笔的资金投入成为困扰风电企业的难题。由于所需资金量巨大,仅凭一家公司或一个集团的自有资金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因此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
  最早支持大唐风电项目的是中国银行赤峰市分行,该行行长介绍说:“无论在贷款的金额上还是金融服务上,中行都有力支持了当地风电行业的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赤峰新能源在中行贷款余额共计11.026亿元,其中中行赤峰分行贷款余额6.982亿元,中行河北承德分行贷款余额4.044亿元,五级分类均为正常类。中国银行贷款余额占赤峰新能源公司全部贷款的46%。
  近日,银监会要求,大型银行要特别关注与经济周期变化密切相关行业、产能过剩行业及五类重点企业的风险暴露,其中就包括风电设备。对此,该行行长表示,按照监管部门要求,风电设备企业贷款被严格控制,到目前为止,该行尚未介入风电设备行业授信业务。
  “烦恼”犹存
  未来机遇广阔、经济效益良好,风电行业吸引着越来越多金融机构管理者的目光。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也看到,由于目前风电行业发展中尚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金融进一步加大对该行业的支持力度。
  赤峰新能源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风电项目基本可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发电”,但目前往往要受制于电网建设情况。
  电网建设滞后直接导致了风电企业“弃风限电”。“产能上不去。”赤峰新能源负责人介绍,现在满负荷风力发电一年能保证2400小时左右已是非常好了。而“弃风限电”对风电企业来说则意味着收益减少。
  减少的不仅仅是企业发电收入。按《京都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减排第一承诺期已于2012年到期,这也意味着发达国家将不再购买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权。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也在3年前几乎停止了对我国所有风电CDM项目的审批。可以肯定的是,2013年,作为风电收入重要组成部分的CDM收益已不存在。
  而作为融资高度依赖银行信贷投入的风电行业,企业收入的减少无疑将直接威胁信贷资金安全。
  “对于风电项目贷款,我们一般采取的是信用贷款方式。”某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据了解,受限于风电企业有限的资金、固定资产,银行机构对风电项目贷款方式较为单一。
  此外,“信贷金额大、还款期限长”也是风电项目贷款的主要特点,而这也给银行埋下了巨大风险隐患。某风电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银行贷款期限一般在15年,而风电企业15年左右仅仅能收回前期投入成本。这意味着风电行业仍然属于微利行业。”
  为降低信贷风险,部分银行试图通过银保联合,或者以电力收费权抵押方式保证信贷资金的还款来源,但因得不到相关政策支持而无法开展。
  业内专家呼吁,新能源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产业,政府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为金融更好地支持风电行业发展扫除障碍。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正式更名为中国广核集团
阅读下文 >> 武船重工与海力风电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eastwp.net/news/show.php?itemid=16287&page=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