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远景能源率先推出业界首台1.5兆瓦87米机组、1.5兆瓦93米机组、2.1兆瓦110米机组以及1.8兆瓦106米机组,并一直保持在低风速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目前远景能源低风速装机量已超过200万千瓦。
业内一直有一种说法,低风速风机就是把叶片加长。但在远景看来,低风速是通过有效组合和应用各种智能控制技术,让风机能够准确感知自身状态和外部环境条件,从而优化调整控制策略和运行方式,保证运行在最佳工况点,以达到发电量和使用寿命的同时最优,发电更多、度电成本更低。远景能源战略及市场总监孙捷表示:“以1.8兆瓦106米智能风机为例,它基于1.5兆瓦成熟平台设计,是1.5兆瓦93米智能风机的升级产品。远景核心的智能控制技术、先进测量技术、数据分析专家系统、主动性能控制和基于可靠性的决策算法等,是远景智能风机发电效率提升15%的根本原因。”
低风速开发和技术进步让整个风电产业都尝到了甜头。随着风电企业对发电效率和效益的关注,目前风资源6~7米/秒的新风场,很多都采用代表最新技术的所谓的“低风速机型”,同比大幅提高发电效率。 “并不是说低风速风机只能用在低风速地区,事实上,低风速风机更是技术先进风机的代名词。” 金骥说。
金骥的一个副手笑称,低风速风机的技术进步扩大了可开发范围,原本江苏的风场都分布在沿海,新的资源分布在江苏更广大地区,所以他把找风的过程形象地说成是“在江苏支边”,连云港等地目前都在江苏龙源规划的视野之中。
中东部能源结构调整
低风速风电重任在肩
江苏省是华东电网风电累计并网容量最大的省份。全国风电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江苏累计并网风电256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23万千瓦。当地各类电源装机总量为8229万千瓦,风电占比3.11%。2013年平均风电利用小时数为2150,高于全国2074小时的平均水平。
江苏能源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作为沿海经济大省,江苏的能源消费总量基数很大,特殊的省情要求必须高度重视能源结构问题,实事求是地评价新能源对全省能源结构优化的作用。开发风电资源对于保证能源供应、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增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等至关重要。”
江苏省5月初召开的能源工作会议提出,江苏省到2015年底累计建成风电500万千瓦,2020年争取达到1000万千瓦。这其中,既对海上风电寄予厚望,又对低风速风电开发信心满满。“短期看低风速风电的规模可能更大。”
“江苏盱眙的低风速开发对目前中东部地区,特别是沿海省份,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沿海经济发达,风电基本不限电。这些地区虽然风能资源丰富,但土地资源稀缺,下一步从全国来看,风电发展空间有限,通过开发内陆低风速地区的风能资源,可以确保清洁能源装机稳步增长,加快风电技术进步,提高当地清洁能源比重。”国家能源主管部门相关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