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表现
在过去5 年中,英国海上风电所发电量中的75% 来自于排名前十的风电场。未来几年,这一状况会有所改变,目前仍处于建设中的Beatrice、Walney Extension 和Hornsea 1 期项目会取而代之。
其中,Hornsea 1 期项目将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场。
此外, 通过分析英国海上风电项目可以看出,容量因数(Capacity Factor) 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图3 显示了在特定风轮直径下,各种技术类型的容量因数。图中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项目,而是列出了过去5 年中的平均值,每个点代表着一个风电场所达到的容量因数。从图中可以看出,当风电机组的风轮直径超过120m 后,平均容量因数接近44%(相当于利用小时数3854 小时),而通过在一些目前正处于建设阶段的项目中应用新技术,容量因数将接近48%。这反映出英国海上风电技术、管理以及资产绩效等方面的提升。
性能趋势

图4 呈现的是从开工之初到最后一台机组实现商业化运行期间的吊装速度(兆瓦/ 日)。整体来看,它呈上升趋势。在风电场规模和吊装速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性,项目规模越大,在签订合同和雇用安装船时,就越容易从规模经济中受益。

表2 则是根据项目装机规模对平均建设速度进行的分类。值得注意的是位于泰晤士河口的伦敦阵列(London Array)项目,其建设速度达到惊人的0.92 兆瓦/ 日。
投资
2016 年,不少海上风电场的项目股权都发生了改变,因为开发商希望通过出售股权来获取资金,从而为其他海上风电项目的开发进行再投资。
越来越多的养老基金和企业进入到这一市场,包括涉足施工阶段。比如,丹麦养老基金PKA 公司和家族企业乐高集团从东能源手中收购了Burbo Bank Extension 项目(258MW)的50% 股权。
由于全球对基础设施的投资热情高涨,基金机构在海上风电市场中所占的股权也在不断提高。据《金融时报》报道,2016 年,全球基础设施投资额达到创纪录的4130 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4%。


海上风电项目的所有权结构也由此处于不断变化中。更多的能源、基础设施公司和养老基金机构选择投资该市场,使得项目股权更加分散。虽然英国海上风电项目的多数资产仍然被大型开发商所拥有,但已经不再被六大企业独占了。